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6天

[复制链接]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城市被淹,雨大惹的祸;桥梁坍塌,超载惹的祸;CPI高涨,猪惹的祸;事件追责,临时工惹的祸……民众怨声载道,又是谁惹的祸呢?”这篇帖子折射出,某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政府公信力缺失,其背后便是价值观念的偏差。这表明()

A.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决定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B.价值观的正确程度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针对我国当前科技转化率低的“最后一公里”现象,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提出让基层在岗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工作今年要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要覆盖全部的乡镇。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从整体着眼才能找到实现最优目标的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老人跌倒,扶不扶?”某调查显示,44%的网友选择“不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会搀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  (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因人的立场而异      
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面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                   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在5岁时不幸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她常年忍受疼痛,趴在床上自学书法。刘晓清不仅专注于自己的书法天地,还免费教残疾孩子学书法,拍卖作品资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刘晓清的事迹表明( )
①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周围人的价值评判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完全受客观条件所左右的
③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给社会做出贡献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漫画启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②要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③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意识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建成于1608年的甘肃某古城,曾是护城河环绕,河宽水深,城外方圆几十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川沃野,城背后山林茂密,可潜藏千军万马。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古城的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从这鲜明的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同
②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改造世界的效果不同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古人能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④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感动中国》2013年2月19日举行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每个人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正确认识是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实现的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为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个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年前,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如一缕春风掀起了全国上下的深入改革。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我们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人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敢于直面矛盾,解决矛盾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否定实现的
④善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四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项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12分)
材料二“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际之间的和谐”等多重指向。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5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讨论结果
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15.6%,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额增长4.2%,万元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只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6万医疗卫生“大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与死神赛跑,掀起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救援。他们的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