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新型城镇化正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够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五年到十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转型发展发挥作用的路径有 ①农民转为市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消费扩大——结构优化 ②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经济增速加快 ③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建设投入增多——经济规模扩张——经济发展 ④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农村土地集中——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现代化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年由国务院各部门牵头办理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分别为6672件和5065件,截至年底,所有承办的建议和提案均已依法按时答复,涉及的问题大多得到解决。国务院各部门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①是接受权力机关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 ②是政府回应人民呼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 ③有利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④有利于不断促进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3D打印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运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从艺术品到人体器官等各种物体,让人欢欣鼓舞,但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打印枪支,又让人忧心忡忡。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 ②新事物始终是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③事物的价值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18分)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与壮大。某校高三(2)班同学对此展开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其中两个学习小组收集的材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概况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不断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性质、地位的认识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1)概括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党对非公有制性质、地位的认识过程是怎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I2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34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材料二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下图是我国2013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木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1)结合材料一,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12分)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解。(12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