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4年高中政治(新课标)二轮提升专题升级训练9唯物论(带解析)

[复制链接]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粒胶囊,里面却装着一个微型机器人,服下它以后,迅速在病人体内四处游走,查找病因。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手臂,就可以完成肿瘤切除手术。这就是神奇的智能影像胶囊和外科手术机器人。“机器人医生”的出现()

A.说明医用机器人也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B.反映了科学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体现了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进一步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漫画《得来全不费工夫》启示我们()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日前,人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还很难实现准确预报。然而,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省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2013年2月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交界处的4.9级地震实现了成功预警。这一结果()
①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有能力准确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
②表明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逐步改变地震产生的规律
③进一步佐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表明对地震从很难“准确预报”向“成功预警”的转变需要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与漫画《评价》(对于观察者来说,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中的哲学寓意的要求最贴切的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对于观察者来说,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是非莫辩”,无是无非
D.“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物排放是长江流域物种消亡的三大“杀手”。如果长江流域的顶级物种相继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有生命的河流的“行将就木”。这充分说明()
①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②实践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自然的破坏难以避免
③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会对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④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后,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验,对H7N9患者的发病特点初步进行了科学上的分析和解释,这对准确确诊和判断疫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出()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世界上还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名言与下面漫画《同感》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题型:辨析题※知识点:辨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辨析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投身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连心,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运用唯物论相关原理辨析:“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1)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12分)
材料二: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雅安芦山地震,又一次验证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始终心手相连。灾难发生后,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从第一时间救人到拨专项资金救助受伤群众,从物资调运、疏导交通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防止灾后疫情、修复倒塌设施,各项救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也积极响应,全力开展抗灾自救。经过灾区各方的日夜奋战,灾区的“生命线”逐渐被打通。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有关知识,评述中国共产党在雅安芦山县地震发生后组织救援中的作用。(12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
这一观点强调了(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