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3-2014学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未有此事,岂有此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②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本草纲目》的思想
B.民间的“实惠”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庄子》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
C.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尊重知识,尊重权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为满足东亚运动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广东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广东省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小题2: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教授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说明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A.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B.矛盾斗争性决定矛盾同一性
C.矛盾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离不开矛盾普遍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报告。这是1989年10月25日后,时隔24年最高检再次就反贪污贿赂工作向全国人大进行报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大案18283件,占立案总数的80.8%。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经过近年的严肃查办和综合预防,贪污贿赂犯罪总体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易发多发。这则材料体现的方法论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办事情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③看问题能够分清主流,又不忽视支流  ④坚持了二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坚决查办发生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集中力量查办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今后进一步突出办案重点。这一做法的辩证法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矛盾有主次之分
D.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②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这些记录表明(   )
①价值判断具有主体性差异②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不具有客观性③对人的价值判断,主要是基于他对社会的贡献④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
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逐步变为现实?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30多年医改历程:
1978年至1996年,是我国卫生事业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的阶段。
1985年被称为“医改元年”,这一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发展卫生事业的新思路。
1998年12月在全国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2年明确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重大战略部署。
2006年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2007年下半年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医改的变迁。(10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较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但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前进路上仍有不少新老风险和挑战,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尚待巩固。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要继续统筹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挥好政策措施的积极效应,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有把握的。应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基本保障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克强的这段讲话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的?(10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运用哲学知识,根据材料,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合理性(10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与“存在就是被感知”观点根本对立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