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B.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C.传递团结统一的精神火炬
D.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照亮前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地区探索发展家庭农场,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家庭农场搞的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但它的主要劳动力仍是家庭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可以方便农场经营决策,提高效率。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必须
①增强农民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性   
②从实际出发,按农业生产规律办事
③承认农业生产中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使农业生产关系适合农业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一位主管家庭农场工作的村委会干部表示,有的农场主的家庭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但我不眼红。这些农场主的工作做好了,说明我的工作也做好了。这位村干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

A.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有决定作用
B.只要经过辛勤劳动就能实现个人理想
C.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环境无关
D.维护人民利益是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障粮食市场供应而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政府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政府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政府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如图,P为粮价,Q为数量,D为粮食需求曲线,S为粮食供给曲线。制定和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一般会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选择P0作为收购价,以保证价格与价值相符
B.选择P0作为收购价,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
C.选择P1作为收购价,以刺激增加粮食消费
D.选择P2作为收购价,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世界发达国家一片经济低迷、衰退的背景下,德国经济仍表现出稳健成长的态势。德国一些基础体制与中国有相近之处,同时中德都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因此德国模式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关于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主导特征明显,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
B.通过发挥市场作用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C.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国家干预少
D.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从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变革中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4年新一届国务院表示,“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这是古训。不要以为办公楼阔了,政府威信就高。”政府树立威信,应该谨记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承诺为当地企业办大事
C.对党委、人大和政协负责
D.利用媒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26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改造环境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隋唐时期,北京地区没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辽金时代。幽州有“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僧居佛寺冠北方。”同时,有关风沙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元代.北京地区在至治三年到至顺二年的9年中有7年出现多次沙尘暴天气。公元1367年,飞沙走石的沙尘暴天气持续了44天。明朝为防边患,长城一带“我每年大放军士,伐木两次”,“四山尽烧,防有伏者”。明代北京地区沙尘暴的频繁和强烈,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环境保护法》已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北京某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执行难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国务院主管的政府部门)也借此机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材料,说明在环保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与环保部之间的关系。(8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纵观世界部分国家的发展历程,后进国家迅速崛起与大国持续保持强盛,无一不是抓住了各自的重大战略机遇;而国家从兴盛转向衰落,则基本上都与错失战略机遇,或未能将困难条件下的战略挑战转化为重大战略机遇有关。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对于一国命运走向的关键意义。(12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从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他称之为“兴国之光”。今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