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4年高中政治限时集训(新课标):模块综合检测:生活与哲学(带解析)

[复制链接]

A.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B.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自2014年1月以来,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注重量变,否认质变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不少科学发现是十分偶然的,比如青霉素的发现。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实验后忘了将一只进行细菌试验的玻璃皿盖上。凑巧,楼上一实验室里的霉菌从窗户飘进来落在那正在培养中的葡萄球菌上。第二天弗莱明发现玻璃皿里有一块地方很干净,原来是飘进来的霉菌里的青霉素将那一片的细菌杀死了。
上述事例说明(  )
①人的意识活动并非都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②认识活动中既要把握必然联系又要抓住偶然联系③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3年2月,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陨石坠落事件和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飞掠地球事件在不到24小时内接连发生。小行星是由很多石块在重力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在掌握其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后,为应对小行星对地球的潜在风险,科学家通过电脑模拟,利用兆吨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小行星中的陨石撞击另一块,如此这般,最终破坏小行星中的所有石块。这说明()
①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直接的反作用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一说法的根据在于(  )
①国家梦、民族梦,与每个国民的人生梦想融为一体 
②“中国梦”的整体实现,将为“我的梦”提供实现的基础
③“我的梦”的生发与实现,将共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④“我的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说明()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矛盾双方相辅相成
B.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C.社会意识有时决定社会存在
D.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过各方的努力,中国粮食生产连年增长,但是,中国粮食生产正面临着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缺乏、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等问题,将来发生减产甚至连年减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告诉我们()
①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潜在的危机
②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关系,创造有利条件避免矛盾双方转化
③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2的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虽然问题简单,但答案
却是千奇百怪。从哲学的角度看,幸福应该是()
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利益
④追求物质贡献而忽视精神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城镇化是拉动消费、增加投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及各类国家城镇化率比较

国家
中国
中等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美国
城镇化率(%)
51.3
85
95
97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图(a)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图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图(b)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图
材料二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1)说明材料一中表、图各自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论证“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分析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种观点分别属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