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政治卷

[复制链接]

在2010年“涨”“炒”“控”等财经热词,折射着大众的经济诉求,把握着经济生活的脉搏。回答1~3题。
1、由“豆你玩”开始,“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油你去”……相继袭来,让急中生智的人们变为“海囤族”“抱团族”和“抠抠族”。炒豆、炒蒜、炒糖、炒房、炒金、炒茶、炒棉……只有想不到,没有炒不高。上述“热词”
①描述了物价上涨关系国计民生
②揭示了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弊端
③呼唤消费者应理智消费
④警示生产经营者要诚信守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针对上题“热词”反映的经济现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调控,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下列选项中均属于“组合拳”内容的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实行“米袋子”和“菜篮子”负责制
B、增加储备产品投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企业所得税率
C、打击恶意囤积行为、提高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率
D、增加储备产品投放、提高存贷款利率和种粮补贴
3、观察下图,出现“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物价高低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
B、收入水平决定物价水平和消费量
C、消费水平决定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
D、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物价影响购买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这一政策调整能够
①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②缓解资源、环境与交通压力
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④引导节能减排、绿色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43.7%,全年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
②消除地区贸易壁垒,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③中国与东盟主导世界市场的发展
④中国在地区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0年12月7日,由省政府纠风办和大众网联合主办的山东首个省级大型网络问政平台——齐鲁民声正式开通。齐鲁民声的开通
①开拓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便于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④方便了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与参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0年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加强、中俄关系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不断充实、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做出重要贡献。取得这样的外交成就,说明我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坚持多边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支持联合国开展的各项工作         ④重视巩固大国间的合作联盟关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启示。下列选项寓意与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不相吻合的是:
A、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道德经》)
B、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D、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实践是基础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世界性是基础
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继承是基础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山东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意策划的“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叫响全国。它以突出的地域特征、浓郁的文化底蕴、庞大的产业规模,成为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推动全省旅游业跨越发展,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上述事实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C、创新齐鲁文化的实质是突出区域特征
D、倡导大众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0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能够

①发挥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创新
②提供物质载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③提高信息化水平,取代传统媒体
④促进文化传承,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1~2题。
1、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塑造人生
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古语、成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
②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2010年是承先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下列关于“2010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人成功的喜悦,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篇章
C、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或严重违纪的党员只是极少数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汉语盘点2010”活动中,给力、浮云、世博、高铁、民生、房价、微博、纠结、低碳、涨价,列年度国内词前十名。有人说,“网民在用汉语、汉字这把尺子丈量社会,丈量世界。”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
(12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引起高三学生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根据下列材料展开讨论,请你共同参与。
2010年A市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2010年以来,我国很多省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趣浓厚,兴起了新兴产业投资热。对此有人认为:政府应防止新兴产业投资过热,弱化参与度;也有人认为:政府应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全力直接参与企业经营。
(1)请揭示上表所示的经济信息。并根据上表所示的经济信息,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分析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确性。(6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上述观点。(6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困难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引起高三学生的热议,同学们纷纷查找有关资料。下面是某校高三(2)班同学查找到的部分微博内容,请你共同参与研讨。
【了解战略定位】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答“留言”中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悟决策过程】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博文”中的决策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社会实践】
(3)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博文”中的大学生是如何做到学以致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郭明义,一个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2010年逐渐传遍全国。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周围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某校高三(3)班同学以“走进郭明义,学习郭明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1990年起,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人”,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便宜。其实他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郭明义说:“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一个不爱家的人,就不会爱社会;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忠于国家。”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雷锋——向郭明义学习”主题征文活动。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郭明义的事迹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哪些启示?
(2)请分析郭明义的幸福观蕴涵的哲学智慧。
(3)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在主题征文中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原因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