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0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卷(文综)

[复制链接]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小题2:高速铁路给人们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高票价。这告诉我们   
①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规律
③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温家宝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答27、28题。
1、“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  惠”。此做法的经济学依据是                                                   

A.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行政规定的
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
D.价格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

2、“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够  

A.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B.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凋整
C.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D.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公开并征集意见。回答29、30题。
小题1: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制定于1991年,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改,不久它有望取代《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这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发展动力
B.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C.认识是在反复中无限发展的
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小题2:国务院将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之所以要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是因为此举有利于政府                     
①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     ②提高执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③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④便于接受公民的监督,打造廉洁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大听审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组成人员或部分人大代表,在同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时进行旁听的制度,是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形式,是人大代表行使代表权、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
实行人大听审制度体现了(   )
A.人民法院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
B.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人民法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D.人民法院的工作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09年,我国经济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却保持着快 速、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互联网产业逆势而上是因为                               

A.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B.只要产业创新就能在逆境中发展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
D.新的消费需求对一个产业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1日盛大开幕。图6为中国馆。回答33、34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小题1:上海市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世博会的资金投入和使用全部过程审计,将向社会公开,请大家共同监督。”如果你发现问题,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①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通过张贴大字报进行监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网上世博会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运用三维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将上海世博会园区以及园区内的展馆再现到互联网上。关于网上世博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学技术是推动文讹.发展的决定因素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2009年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确定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同学甲:展示图10(材料一)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注: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超过60%。
评论:2009年尽管我们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但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2010年,“调结构”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结合同学甲的材料,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调结构”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同学乙:展示资料(材料二)
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评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调结构”的重中之重。
(2)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材料和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并说明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同学丙:展示材料(材料三)
目前,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到2009年仍不足4%。为此,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评论:调整产业结构,就要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振兴文化产业,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34分)西南地区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呼之欲出。成渝经济区要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龙头,需要当地政府不仅需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更需要赢得当地人民的支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2)请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获得人民的支持给政府提出建议。(12分)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
(20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需要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资料一 2009年11月,山东民和牧业有限公司“粪污处理大型沼气发电工程”成功并网发电。每年可处理鸡粪18万吨、生产沼气1095万立方米、生产有机肥25万吨、发电2190万千瓦时,减排温室气体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1)结合资料一及图14,写出这种模式可缓解当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6分)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2)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着同样的考验,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8分)
资料二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指出,世界各国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我国根据国情采取自主行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体现了中国负责的态度;同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决不能以延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对推动《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3)结合资料二,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如何发挥建设性作用。(6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09年,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新时代。回答25、26题。
小题1:表2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表2是高速铁路技术带来的可喜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                       
①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关税收入
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