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
| A.生产力 B.物质资料的生产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C.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 )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有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_______ ( )
A.就业程度 B.经济周期 C.政府干预 D.流动偏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苏俄废纸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3月至1928年实施 ( )
A.国家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化政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1936年,苏联宣布 ( )
A.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B.伟大的卫国战争全线展开 C.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D.“二五”计划完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②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 ③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④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斯大林看来,由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不能没有 ( )
A.价值规律 B.国家计划 C.剩余价值 D.对外贸易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较易 布鞋厂老板比特为了组织生产,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了鲍波等众多工人,并按照其劳动力的日价值量,支付给鲍波日工资10美元。在厂里,鲍波一方面使用生产工具加工原材料,生产出新的商品,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他消耗劳动力形成新价值。鲍波一天工作8小时,他创造的新价值是16美元。 回答:(1)比特为了组织生产,除了雇佣鲍波等工人之外,还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什么?(2分) (2)鲍波每小时的劳动形成多少新价值?鲍波在多长时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比特支付给他的工资?(2分) (3)劳动力的自身价值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二者有什么关系?(3分) (4)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什么?(2分) (5)马克思揭示出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意义是什么?(6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 (16分)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对两国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各有何基本特征?(4分) (2)简要分析出现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6分) (3)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扩张情况及其影响。(6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 (18分)2002年河北奶农倒奶事件2005年陕西又发生了奶农到奶时间,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乳制品厂收购,但没有企业愿意去买奶。生产奶河乳制品一拥而上,乳制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不愿意购买。 (1)经济危机中资本家把奶倒入大海与资料中“倒奶事件”的本质区别。(4分) (2)资料说明了什么经济规律?(6分) (3)当地政府应该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时间?(8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