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0届高三政治古诗词、成语、漫画类选择题精选专项训练

[复制链接]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可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据此回答6-7题。
6.前后两个“绿”字都是
A.客观实际B.诗人大脑的产物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D.诗人的主观想象
7.两个绿字的词性不同,是人们
A.认识事物的需要B.思维习惯的不同C.改造世界的需要D.审美情趣不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良医治未病".治病应该治于病征未发之前.因此,反腐败的工作重心,必须向源头治理转移.下列成语,与"治未病"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A.对症下药
B.一叶知秋
C.防微杜渐
D.生死攸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观点,与"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有: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运动是在此处同时又不在此处,也是在此处又不同时在别处"
③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④"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A.②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
诗说明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万物必有成衰,万事必有张弛”.下列与这句话所反映的原理一致的有
①天将与之,必先苦之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④有时一扇门虽然关上了,其余的门却是敞开的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引英国作家卡莱尔的话评价电影《梅兰芳》“写的完美的传记跟活得完美的人生一样罕见”,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事物的矛盾是客观的
C.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成语“掩耳盗铃”的做法属于

A、物质决定意识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观点

C、客观决定于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社会实践的唯心史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调查:一名彪形大汉在拥堵的马路上横穿而过,愿意给他让路的车辆不到50%,车祸发生率很高。而一位老弱病残者横穿马路,却是万人相让,车祸发生率为零。上述材料说明的哲理是

A.矛盾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漫画《放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解决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有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国家财政补助普通职工③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④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⑤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漫画《谁丢的?》说明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右侧漫画《议论》告诉我们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人们的科学素养不同,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对自我的满足程度才是评价人生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漫画《所剩无几》启示我们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④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面某些影视编导“戏说翻拍”中国古典名著的漫画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①要避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危害文化生活
②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要保持和尊重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梅确实能解渴(2)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
(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1)(2)B(1)(2)(3)C(2)(3)D(2)(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4)意识决定于物质
 A(1)(2)(3)(4)B(1)(2)(3)     C(1)(3)(4)D(2)(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经验B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失败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导致失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审时度势"是说()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
 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1)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  (2)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3)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    (4)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
A(1)(2)(3)      B(1)(3)(4)  C(2)(3)(4)      D(1)(2)(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定胜天"思想()
 A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D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
 A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                 B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
 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1)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2)正确的,因为在认识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3)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4)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
A(1)(4)        B(1)(3)      C(2)           D(1)(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    D一切从实际出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抱薪救火(2)沧海桑田(3)唇亡齿寒(4)覆巢无完(5)画饼充饥(6)挥汗如雨
 A(4)(5)B(3)(4)(5)C(1)(6)D(2)(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1)滴水穿石(2)物极必反(3)刻舟求剑(4)断章取义(5)墨守成规(6)浅尝辄止(7)统筹兼顾(8)固步自封
A(1)(2)(6)(7)        B(3)(4)(5)(6)(8)    C(1)(3)(4)(5)(6)    D(3)(4)(5)(6)(7)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1)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3)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4)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A(1)(2)(3)     B(2)(3)(4)    C(1)(2)     D(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舍卒保车”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未雨绸缪”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量变和质变关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割裂整体与局部关系   C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D陷入唯心主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万事如意"从哲学上看违背了()哲理

A.世界的物质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特殊性
D.运到的绝对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好事多磨”包含的哲理是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1)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2)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3)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4)考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
A(1)(2)(3)       B(1)(2)(3)(4)        C(1)(2)     D(2)(3)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事求是"体现了()
(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4)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1)(3)    B(2)(4)    C(1)(2)(3)    D(1)(2)(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居安思危”的哲学寓意是(1)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4)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
A(1)(3)                      B(2)(4)    C(1)(2)(3)              D(1)(2)(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陈代谢”的哲学寓意是(1)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3)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1)(2)(3)           B(2)(3)(4)  C(1)(2)(4)           D(1)(2)(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1)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
(3)好事多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4)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
A(1)(2)        B(1)(2)(3) C(3)(4)        D(2)(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该成语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青年学生的指导意义有(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正视而不能躲避矛盾(2)我们要懂得"福"与"祸"是对立的,因"福"得"祸"是绝对的,日常生活中要善待"祸"(3)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且都是积极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矛盾双方的转化(4)老翁因其儿子没被应征入伍,战死沙场而认为是"福"是不对的,因为他的观点违背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混淆了战争的性质界限
A(1)(4)               B(2)(3)     C(1)(2)(4)       D(1)(3)(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
A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唐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