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通用版】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周测卷(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复制链接]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菌落数

琼脂、葡萄糖
35

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
250

琼脂、生长因子
0

A.该实验采用的是液体培养基
B.该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C.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
D.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我们可以从被大量FE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选择培养基时需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B.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分离目的菌株可避免无氧呼吸产物造成的二次污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研人员以豆瓣酱为材料筛选高产蛋白酶的霉菌。下列利用平板划线法筛选该菌株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每次划线前后都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接种霉菌后的培养基必须立即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C.筛选用的固体选择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D.对筛选的菌株计数时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燃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透明圈内的刚果红染料已被分解
B.菌落②中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
C.图中菌落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真菌
D.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发生变异
D.对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计数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统计菌落数目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一定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B.统计菌落数目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C.设置对照的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通过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基本能准确鉴定培养基中的细菌就是能够分解尿素的菌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岀A、B、C、D四种菌株,并用选择培养基对其进行鉴别和筛选,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以维生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以酪蛋白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菌株A
+++
-
-
-
菌株B
-
+++
-
-
菌株C
+++
+
-
-
菌株D
-
-
+++
-

注:+代表产生透明圈,+数量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代表无透明圈。A.四种菌株均可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B.菌株B主要以纤维素作为碳源
C.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鉴别出菌株A和菌株C
D.菌株C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而起防腐作用,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甲醛的细菌,以处理废弃的福尔马林。下图是筛选和纯化甲醛分解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甲醛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要添加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
B.③→④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形成单个菌落分离出甲醛分解菌
C.步骤⑤中,各个培养瓶中的甲醛溶液要有一定的浓度梯度
D.测定并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后,筛选对应的菌株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某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
。现有研究人员欲探究污水净化处理的方案
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
2.在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而在接种时利用的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纯化菌种时,为了获得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和;接种后应将培养基进行(填“正放”或“倒置”)培养。
4.培养若干天后,应将有机化合物A含量较的培养液转移至新的培养液中进行连续培养;转移至新培养液中培养的目的是使“目的菌”的数量;在实验结束时,将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MICP技术是通过向岩土中注入某种微生物以及胶结液(尿素和氯化钙溶液),利用该微生物将尿素水解为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晶体,从而将岩土原位固化。某研究人员对该种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并在最适生长条件(温度35℃,摇床转速200r/min)下测定了其生长曲线,结果如下图。2.本研究中的NA—尿素固体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培养基。在其灭菌过程中,需用到高压蒸汽灭菌锅。下面是关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①②_______⑨。①装入待灭菌物品②加盖③加热灭菌锅④打开排气阀⑤关闭排气阀⑥切断电源⑦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⑧打开盖子⑨取出灭菌物品3.研究初期,需将土样置于选择培养液中培养24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此研究过程中的摇床转速由200r/min增加为250r/min,则生长曲线中的A点的增长速率将_______。
4.通常在培养末期细菌的数量会显著减少,但实验人员实际测得的细菌浓度(OD600)下降较慢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该菌体和胶结液进行岩石工程原位加固时,还需向深层的岩土介质补充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琼脂
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
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节到中性或微碱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配制培养基、调节pH、分装、灭菌、包扎、搁置斜面
B.琼脂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可作为凝固剂
C.将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搁置斜面
D.将培养基趁热分装到试管中,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5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通过缺氮培养基、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含氨的无机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依次是( )A.硝化细菌、放线菌、根瘤菌
B.根瘤菌、青霉菌、圆褐固氮菌
C.圆褐固氮菌、放线菌、硝化细菌菌
D.圆褐固氮菌、酵母菌、硝化细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下列适用于消毒处理的是(  )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A.①②③⑧⑨     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⑤⑥⑧     D.以上全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肠杆菌pUC118质粒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某限制酶唯一切点位于该质粒的lacZ基因中。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中,若lacZ基因没有被破坏,则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若lacZ基因被破坏,则菌落呈白色。图表示转基因操作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若大肠杆菌的菌落为蓝色,则导入的是普通质粒
C.作为受体的大肠杆菌应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以便于筛选
D.选择培养基中除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适量氨苄青霉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
D.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小时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