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蓝藻门的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小环藻等藻类会发生暴发性繁殖,从而产生水华或赤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氮、磷可为微囊藻和鱼腥藻合成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提供原料 B.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引发水华的藻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C.上述藻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同一水域,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 D.发生水华和赤潮时,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都会因缺乏光照而死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麦种子中含有α淀粉酶(70℃活性不受影响,100℃高温下失活)和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失活),某学习小组对这两种淀粉酶活性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见下表:
| 组别 甲 乙 丙 第一步 三组均加入等量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加适量蒸馏水混合 第二步 25℃处理15min 70℃水溶处理15min 100℃处理15min 第三步 三组均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三组淀粉剩余量 实验结果 x y z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就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酶量和淀粉剩余量为无关变量 C.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可知:x>y>z D.可通过比较z-y和y-x的大小来大致比较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大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是细胞内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细胞内各种氧化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由基,未被清除的自由基会攻击与破坏各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诸多生理功能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不会产生自由基 B.辐射、电离会使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 C.自由基攻击磷脂可能会导致细胞膜运输能力下降 D.生物体清除衰老细胞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在北方种植)和籼稻(主要在南方种植)。研究发现粳稻耐低温与bzIP73基因有关。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对不同,相应bZIP73蛋白只有1个氨基酸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ZIP73蛋白中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翻译时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导致的 B.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性状出现差异 C.bZIP73基因中1个脱氧核苷酸对的差异是碱基对替换导致的 D.bZIP73基因中1个核苷酸对的差异导致粳稻与籼稻产生了生殖隔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已知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前提下,有科学家利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完成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有关分析或推测,错误的是( ) A.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至少提供了tRNA、ATP、核糖体 B.除去DNA和mRNA的目的是排除原细胞中DNA和mRNA的干扰 C.各试管中加入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相当于mRNA D.本实验不能确定UUU是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某女子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细胞中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如图甲);导致该女子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发生异常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女子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 B.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 C.若只考虑图乙中染色体的差异,理论上该女子可产生6种配子 D.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肯定会生育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方法。下图1是某21三体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图,图2表示高龄孕妇21三体检出率与孕妇年龄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是取自女性胎儿的细胞 B.图1细胞最多有22条染色体来自祖母 C.21三体综合征不能通过有无致病基因进行诊断 D.由图2可知,女性的生育年龄一般不宜超过39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种单股正链RNA,以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有关该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得到四种核糖核苷酸 B.(+)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嘧啶碱基数相等 C.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内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由于没有核糖体,所以病毒包膜上不存在蛋白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横行,各国研制的疫苗相继进人临床阶段并陆续投入使用。我国研制出某种疫苗,为了确定最佳接种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接种试剂(μg/针) 疫苗 8 0 4 0 4 0 4 0 生理盐水 0 8 0 4 0 4 0 4 第一针接种时间 第0天 第二针接种时间 不接种 第14天 第21天 第28天 相应抗体相对含量 14.7 0 169.5 0 282.7 0 218.0 0
A.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原抗体和淋巴因子 B.B1组效果不如C1组可能是因为疫苗中的抗原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后被清除 C.新冠病毒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因而进化速度较慢 D.只要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就可不戴口罩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依赖突触结构,如图是递质在突触处传递信息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中,为及时迅速释放做好准备 B.兴奋传至突触前末端引发贮存的递质通过主动运输出膜 C.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均会导致突触后细胞的兴奋 D.递质激活受体后可进入突触后细胞内发挥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某草原a、b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地区为草原,a为羊,则b不可能是牛,也不可能是狼 B.a、b两种群可能为捕食关系,也可能是竞争关系 C.a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 D.a、b两种群在这段时间内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受环境影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人假设“植物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而非转运引起向光性生长”,设计了下图实验,其中符合假设的是( ) A.a=b B.d>c C.a=b=d D.a=c<b=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肝细胞与血浆蛋白的合成分泌、物质代谢及调节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肝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有多种受体蛋白,能与递质激素病毒等特异性结合 B.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血浆蛋白的合成分泌有关 C.有丰富的溶酶体,能分解衰老细胞器、杀死侵入细胞的所有病毒 D.细胞核膜上核孔密集,有利于核与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实验不是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的有( )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随机选择色盲家系,逐代调查患病情况 D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A.A B.B C.C D.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关于育种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诱变育种,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B.③、⑥都可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获得多倍体 C.图中无子猕猴桃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若④是自交,则其产生AAAA的概率为1/4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某二倍体动物(2n=6,性染色体形态与人相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3个染色体组 C.用3H标记全部DNA,在无3H的培养基上分裂一次可产生不含3H的子细胞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 下某非冬眠 小型哺乳动物体内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 BAT 细胞)产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该物质被BAT细胞识别后引起细胞中cAMP增加,进而促进脂肪分解参与细胞呼吸。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2.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量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一方面促进UCP-1的表达,UCP-1蛋白可以使线粒体产热增多,最终使机体产热量散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经研究发现,UCP-1蛋白不会改变单位质量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值,请推断其能使线粒体释放热能增加的最可能原因是。 3.机体除了通过上述两个过程来增加产热,还可以通过(填两种)方式来减少散热,进而维持体温恒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 年夏天,江苏省西太湖水华爆发,铜绿微囊藻(蓝藻)大量繁殖;而东太湖则未见水华爆发的现象。东太湖水体澄清、水质优良,与该水域湖底黑藻生长繁茂有关。为研究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某研究小组以黑藻养殖水为材料硏究其对不同密度的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
 1.研究人员用等量的黑藻养殖水培养不同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每隔2天测定藻液在波长560nm处的光密度值(与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呈正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显示黑藻养殖水能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且(答两点),作用效果越明显。 2.研究人员测定了对照组1和实验组1的铜绿微囊藻在适宜光照下O2释放速率和相同温度、黑暗下O2的消耗速率,实验结果如图2。第6天实验组1的铜绿微囊藻O2产生速率为μmol·g-1FWh-1。 3.前2天和第4~6天两个时间段实验组1的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 4.黑藻在玻璃缸中养殖7d后,取其养殖水用滤纸过滤去除黑藻,获得的滤液为黑藻养殖水,结合图2分析,长期同时存在于一个水域时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免疫排斥是由细胞膜上的组织抗原决定的。当新移入的器官中含有移植对象 ( 接受器官的个体 ) 体内不存在的抗原时,移植器官才会被排斥。细胞膜上的组织抗原是由两对基因 A /a 、 B/b 决定。
 1.据图分析,基因控制免疫排斥这一性状的方式是,其中基因A和基因a的根本区别是。 2.研究发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器官移植给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均存在免疫排斥,原因是Aabb的器官细胞膜上存在的抗原种类有。 3.将小鼠M(AAbb)和小鼠N(aaBB)杂交后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若F2中能接受F1器官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若F2中能接受F1器官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地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形成藻菌共生 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图是该人工湿地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请据图 回答问题:
 1.若要调查该湿地中某种大型藻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 2.该人工湿地公园中的植物自上而下主要有:芦苇(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植物群落具有结构。形成该结构的意义是。输入该人工湿地公园的能量是。 3.少量污水流入该人工湿地公园,该公园仍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 4.城市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是否可以用此碳循环图解表示,并请说明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有机磷农药使用 不 当时会造成瓜果蔬菜、土壤等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某科研团队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可从中分离出目的菌。该科研团队设计的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样品采集→甲→分离纯化→鉴别培养→菌种鉴定→菌种保存 1.流程图中甲步骤是指,这一步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比例和密度,因此在培养基的配置成分上,应该以有机磷农药为唯一的;按物理状态分类,该培养基属于(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分离纯化时用到的是固体培养基,配置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若要对土壤中有机磷分解菌进行计数,可以将10g土样用90mL无菌水配置成土壤溶液,并且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具体操作时用到的接种工具是,并采用的方法对该接种工具进行灭菌。 3.若要确定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对照组的设置是。 4.若稀释106倍对应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112、114、113,则每克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___个。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多国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技术路线来制备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新冠单抗),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制备出 全人源单抗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利用早期的技术来制备新冠单抗需要先从经新冠病毒免疫的小鼠体内选出特定的浆细胞,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然后从杂交细胞中筛选出(填特点)的杂交瘤细胞,最后通过大规模培养来获取单抗。但这种单抗即使浓度高,疗效也较差,最可能的原因是。 2.一种较为先进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也可以用来制备新冠单抗,先从新冠患者的免疫细胞中分离出新冠抗体的可变区基因,通过(技术名称)对该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其插入噬菌体DNA中,最后这样就可以获取到新冠单抗。 3.制备全人源单抗的首要条件是培育全人源的小鼠。全人源小鼠的抗体生成相关基因完全被取代,从而能表现出与人相同的免疫应答。科学家制备出的全人源新冠单抗不止一种,原因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