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 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 是某家族患甲病(显性基因为 A ,隐性基因为 a )和乙病(显性基因为 B ,隐性基因为 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Ⅰ 号个体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图 图 1.从图1可知遗传病的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取图1中的遗传病进行调查。2.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下列事项应注意的有。(请填序号) ①设计表格,确定调查方式,明确成员分工②选择人群中罕见的疾病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④可对群体中的21三体综合征进行调查⑤可对学校高一年级全体同学进行红绿色盲调查3.图2中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填“显”或“隐”)性遗传病。4.图2中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Ⅱ6可能的基因型是。5.图2中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DNA 甲基化是指 DNA 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 DNA 甲基转移酶( DNMT )的催化作用下添加甲基,高度 DNA 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在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中, DNA 甲基化多数发生在胞嘧啶碱基,甲基转移酶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 5- 甲基胞嘧啶。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下图甲、乙分别表示 DNMT 基因表达的两个过程, a 、 b 、 c 代表相关物质或结构,丙表示部分被甲基化的 DNA 片段。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1.图甲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③是酶。2.与甲过程相比,乙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在完成乙过程中的C结构的移动方向是(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3.乙过程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最终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都(填“相同”或“不相同”)。4.请据题干和图丙所示信息及分析,下列有关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有。(请填序号) ①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②一个DNA分子可能连接多个甲基;③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④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5.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增多,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是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一种肺细胞的癌变是由ASPP基因(一种抑癌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则与正常细胞相比,该癌细胞中ASPP基因转录的mRNA和DNMT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分别会、(填“增加”“减”或“不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易 1952 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在 侵染 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步骤:①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②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使噬菌体被标记→③把上述被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④经过长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⑤分别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改正上述步骤存在的两处错误。第一处:;第二处:。2.选择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噬菌体的进入细菌。图1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否则细胞外放射性会增高。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其中32P标记的部位应是图2中的(填序号)。5.DNA的特殊结构适合作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内部代表着遗传信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