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桑葚营养丰富,为解决桑葚的季节性过剩、不易储存等问题,可利用下图甲、乙装置发酵制备成桑葚果酒,甲装置小试管中"X溶液"可吸收CO2,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且适宜。已知甲、乙装置中接种的酵母菌菌种、接种量及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若甲、乙装置中原料消耗完,甲装置的酒精量大于乙装置 C.开始一段时间,甲中的酵母菌数量多于乙中的酵母菌数量 D.若制作果醋,可用甲装置及条件,也可用乙装置及条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在多种文献中均有记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齐民要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③《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A.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配制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且盐度不宜过大 B.②中每坛加蜡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有助于陈酒的储藏 C.③中从酒化到醋化的过程需要移至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即可 D.④中发酵产腐乳用的豆腐坯属固体培养基,不需对其进行严格灭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泡菜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传统食品。某科学家在一坛泡菜的发酵液中发现的微生物包括一种特殊的兼性厌氧型乳酸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如图表示卷心菜乳酸发酵过程中这3种不同微生物种群中活细胞数和pH的变化。发酵液中的溶解氧量随时间下降,在第22天被完全耗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从第0天到第3天的下降可能与CO2有关 B.酵母菌细胞在第28天后开始产生酒精 C.酵母菌细胞从第0天到第22天的增殖与发酵液中的氧气有关 D.一些丝状真菌对低pH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洗涤浓度(单位体积的水中加入洗衣粉的量)的两种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0.2% 0.4% 0.6% 0.8% 加酶洗衣粉甲 71.5 78.9 80.0 79.9 加酶洗衣粉乙 69.5 80.4 80.6 80.5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来的,并使用了包埋法固定 B.若洗涤的是相同污布,则两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相似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比普通洗衣粉好 D.所有加酶洗衣粉最适洗涤浓度都为0.4%,浓度过大是不必要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棉叶总DNA的提取较为困难,若采集的鲜叶样品保存不当,将严重影响其DNA的提取率及纯度。科研人员以棉花新鲜嫩叶为对照,比较了不同贮藏条件(4℃冷鲜保存3d、-20℃冷冻保存3d和7d)对棉叶DNA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是( ) B.鲜叶提取的DNA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呈现的蓝色最深 C.冷冻保存7d后提取的DNA中有些蛋白质或氨基酸未除尽 D.冷冻保存3d组的DNA提取效果优于冷鲜保存3d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培养基灭菌只能杀死除目的菌株之外的所有微生物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可通过闻或品尝的方法检测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 D.制备固定化酵母时,凝胶珠需在NaCl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