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20年6月,科学家发现所有癌细胞中都存在着细菌,甚至还发现了每种癌细胞中都存在着独特的细菌种群,这可能为今后操纵这些细菌以增强抗癌治疗的作用指明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癌细胞中有不同的细菌,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癌细胞与细菌中都存在端粒酶,使癌细胞和细菌都可无限增殖 C.癌细胞与细菌进行呼吸作用第一阶段都产生了丙酮酸、ATP等 D.癌细胞与细菌都存在着DNA复制、转录等过程,体现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ATP合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当H+ 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时,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关于ATP和ATP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过程中,在ATP合酶的作用下进行ATP的合成与水解 B.ATP失去两个憐酸形成的化合物中仍存在高能磷酸键 C.ATP合酶发挥作用过程中,不只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D.ATP合酶的活性降低时,葡萄糖进人线粒体的速率降低+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试剂的使用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染色体结构 B.利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两次 C.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唾液呈现紫色,说明唾液中含有麦芽糖 D.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与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的作用不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研究发现,某些致癌物质可能造成溶酶体膜的伤害,使其内部的酶游离出来,造成DNA分子的损伤,引起细胞癌变,同时发现许多癌细胞内脂肪酸合成显著增强,癌细胞产生的ATP总量与正常细胞相近,但消耗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当人体摄入过多葡萄糖时会转变为脂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中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的比例远高于正常细胞 B.部分癌细胞内与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增强 C.溶酶体膜破坏可导致溶酶体中水解酶异常释放,导致相关基因突变 D.日常生活中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为体验在遗传研究中“假说一演绎法”的具体步骤,北京某高中以大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二棱穗型和六棱穗型(D、d),高茎和矮茎(H、h)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纯合的二棱矮茎植株与纯合的六棱高茎植株杂交,F1 全表现为二棱高茎,并将F1 进行了自交、测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 产生配子时,D、d与H、h自由组合”属于假说的过程 B.F1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二棱高茎:二棱矮茎:六棱高茎:六棱矮茎=1:1:1:1属于演绎的过程 C.若要用该实验验证^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必须进行正交、反交实验 D.若F1 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二棱高茎:二棱矮茎:六棱高茎:六棱矮的比例不为9:3:3:1,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所示为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是4条脱氧核苷酸链,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核苷酸链的3'端,不能将脱氧核苷酸片段进行连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若图中脱氧核苷酸甲链中A+G/T+C=m,则丙链中T+C/A+G=1/m C.如图过程中可以体现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T2 噬菌体、肺炎双球菌体内可进行图示过程和转录、翻译过程+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逐渐证实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 B.最原始的化石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化石 C.鲸鱼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的结构相似,说明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抗利尿激素(ADH)能促进集合管上皮细胞中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可逆性移至并整合到管腔膜上,以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而水在基侧膜可自由通过,下图为该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DH与图中X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成为基侧膜的一部分 C.图中水的跨膜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 D.含水通道蛋白的小泡整合到管腔膜,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阿尔茨海默病丧失的记忆、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阿尔茨海默病的形成可能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脑的高级功能可以使人类能主动适应环境,适时调整情绪 D.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患者看不懂文字、不能讲话,说明大脑V、S区受损+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代表相关激素,A、C代表相应器官,当某种内分泌腺发生病变时,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探究甲、乙两只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致病原因,科研人员测定了甲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分别是偏高、偏低、偏低,乙鼠体内TRH、TSH和TH的含量分别偏高、偏高、偏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B.甲状腺细胞有TRH和TSH的受体,两种激素协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能作用于器官A的信息分子除TRH外,还有其他信息分子 D.甲鼠的垂体可能发生病变,乙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可能是由于食物中缺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所做的贡献,研究发现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Iα)与芳香经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I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HIF-Iα能与ARNT特异性结合,与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C.HIF-Iα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失去功能 D.控制EPO的基因在表达时,转录、翻译过程,只受氧气浓度影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现有甲、乙两种草履虫,为探究它们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分别将50只草履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绘制出相应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其中A曲线是将甲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增长曲线,B曲线是在相同条件下,将乙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增长曲线,C曲线是将两者同时伺养在同一条件的容器中,甲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D曲线是将两者同时伺养在同一条件的容器中,乙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曲线中,种群数量为500时,甲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每10天更新培养液,则B曲线将呈“J”型增加,并保持增长率不变 D.曲线D中,培养至第10天、第20天时,λ值相等且大于1+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山东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作,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美丽渤海。至2020年,滨海湿地建设和海岸线生态修复,黄河口东方白鹳、黄黑嘴鹃等珍稀鸟类群集,长岛海域斑海豹、大叶藻等海洋生物明显增多,渤海海域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强海岸线生态修复,应该禁止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并加强执法检查 B.对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护,应该对其天敌进行灭绝式捕杀,以增加濒危物种的K值 C.为加强滨海湿地建设和海岸线生态修复,应该禁止一切对该地区的开发与利用 D.长岛海域斑海豹、大叶藻等海洋生物数量明显增多,说明该区域物种的丰富度提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生物膜是由脂类、蛋白质以及糖等组成的超分子体系,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蛋白可分为外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部分或全部嵌入膜内,有的跨膜分布,如受体、载体、通道、离子泵、酶等,外周膜蛋白是指通过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膜蛋白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与膜的内、外表面弱结合的膜蛋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内在膜蛋白分布在膜的内侧,与膜结合紧密;外周膜蛋白分布在膜外,结合弱 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其功能主要由内在膜蛋白体现 C.为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0年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膜蛋白 D.载体、通道、离子泵等膜蛋白的存在,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重要原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种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灰色色素的合成,当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该动物毛色表现为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动物的毛色表现为褐色,但当配子中同时存在基因A、B时,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种黄毛个体与纯种灰毛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毛色是褐毛的 B.纯种白毛个体与纯种褐毛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都是褐毛的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间杂交后代中褐毛:黄毛:灰毛:白毛=2:3:3:1 D.该动物的基因型共有8种,表现型4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肺结核是由肺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当结核分枝杆菌侵染到人体后,能在巨噬细胞中成功繁殖,并且能够修饰宿主的免疫反应,使宿主能控制但不能根除该菌,同时机体的免疫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形成肺结核。卡介苗是由减毒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注射卡介苗可较长时间预防肺结核。如图是原发感染肺结核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后形成吞噬体不能与溶酶体结合 C.卡介苗作为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保持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记忆 D.肺结核形成时免疫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说明炎症的产生能启动特异性免疫+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的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村镇的农民率先建起了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如图表示该生态农业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物质或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C.利用秸秆制造沼气,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只有水稻、大豆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深海科考队在深海热泉区发现了一种雪人蟹,它完全没有视觉功能,身上布满了黄色的菌落,细菌帮助雪人蟹分解热液喷发出的有毒物质,但雪人蟹大概有些“忘恩负义”,它们会以这些黄色菌落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雪人蟹种群所在深海的环境条件稳定,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B.雪人蟹失去视觉,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产生的 C.雪人蟹的形成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雪人蟹与黄色细菌的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动物体绝大多数部位的细胞, Na + 膜外浓度高于膜内浓度,而 K + 膜内浓度高于膜外浓度,这种分布的维持与 Na + -K + 泵有关, Na + -K + 泵也被称为 Na + - K + ATP 酶, Na + -K + 泵可以 分别被 Na + 、 K + 激活,催化 ATP 水解,在 Na + 存在的条件下, Na + -K + 泵与 Na + 结合,其酶活性被激活,在其作用下, 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被转交给 ATP 酶, Na + -K + 泵的磷酸 化引起 了其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将 Na + 运出膜外,随之,在有 K + 存在时, Na + -K + 泵又脱磷 酸化,酶分子恢复到原来的构象,同时将 K + 运进膜内,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K+ 泵发挥作用时,Na+ -K+ 要作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ATP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和_________。2.Na+ -K+ 泵运输Na+ -K+ 的意义是(从神经系统兴奋性角度分析)。3.Na+ -K+ 泵只能定向运输Na+ 、K+ ,而不能运输其他无机盐离子,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该功能特性主要是由细胞膜的功能体现出来。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 和K+ 通过Na+ -K+ 泵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选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外界刺激因素 与胞间通讯 信号分子作用后,信息由受体接受,跨膜转换成胞内第二信使(信息分子,不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进而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或基因表达的整个过程。如图为细胞信号转导中的 AC- cAMP - PKA 信号转导途径,利用 该途径 也可以解释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形成长期记忆。其中 PKA 是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作用是催化相应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反应,作用底物包括多种离子通道蛋白、结构与调节蛋白、转录因子等, PKA 可以导致 心肌细胞膜钙通道 蛋白磷酸化导致钙内流,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回答下列问题:2+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推测出“Ca2+ 通透性增加,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性提高”,现有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若干、蜂毒素(可作用于Ca2+ 通道,促进Ca2+ 的通透性)、肉毒毒素(可与Ca2+ 通道发生特异性结合,抑制Ca2+ 的通透性)、生理盐水、微电流计、微电流产生器,验证该同学推论的正确性,请简要说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宁夏渝河流域一度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入河流,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渝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对渝河流域的生态进行治理和恢复,渝河流域生态达到空前的良好发展势态,栽种的杨、柳、 柠 条、沙棘、柽柳等植物可以防止人畜进入渝河流域,保护环境,动物的种类大量提升,渝河流域的小气候达到了人们宜居环境状态,生态农业的效益逐年提高,进一步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答下列问题: 1.渝河流域生态治理前,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能量通过绿色植物进入生态系统时,伴随暗反应中能量固定而发生的物质转变过程是,河流中草食性鱼类粪便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2.渝河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了生态农业的效益,这体现了的生态原理。移种的沙棘、径柳可以防止人畜的进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判断的理由是。3.渝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进行综合养殖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够有效降低流行病害的发生率。试从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分析流行病甚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的原因。4.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栽种的杨、柳、柠条、沙棘、柽柳等植物部是当地的原有物种,原因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家蚕是遗传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材料,家蚕成虫个体具有明显的第二性征, 雌性有 明显的引诱腺,而雄性没有。 1980 年,科学家利用诱变技术研究出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使孵化出来的都是雄性。首先通过电离辐射,得到多种 Z 染色体上具有隐性致死基因的品系,从中选出 Z 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致死基因 l 或 l 两个 杂合体,这两品系各有一个致死基因,但不降低生活力,另外又由辐射诱导得到 ZW 易位的雌蚕,如图为该育种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 选修 :生物技术实践 ] 毛巾织物在整理过程中,摩擦作用会使织物表面产生大量绒毛。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的整理工艺,能使服装和面料长久保持光鲜、手感更柔软,不易脱毛。目前市场上的纤维素生物抛光 酶主要 有两大类,即酸性抛光酶和中性抛光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在进行毛巾织物抛光处理时,一般用中性抛光酶处理而不采用酸性抛光酶,依据图 分析其原因 为 研究人员做了 组平行实验探究中性抛光酶处理对毛巾脱毛率的影响,结果如表 所示,据此可以得出 的实验结论是 试剂 未经抛光酶处理 经抛光酶处理 洗前 /g 洗后 /g 脱毛率( % ) 洗前 /g 洗后 /g 脱毛率( % ) 250.21 284.46 0.70 249.41 248.95 0.18 304.83 302.00 0.93 305.92 305.22 0.23 319.62 317.48 0.67 318.11 317.78 0.10 293.12 291.07 0.70 292.67 292.30 0.13 296.65 294.13 0.85 297.73 297.19 0.18 392.50 388.65 0.98 291.85 291.20 0.22 308.13 305.88 0.73 307.04 305.98 0.35 3.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可以从的环境中取样、选择培养后,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向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一定时间后倒去刚果红溶液,加入适宜浓度的溶液,处理后倒掉该溶液,此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为中心的。据此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 选修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 曾培育出我国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 东北民猪的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华带领的课题组, 2006 年 月 日又成功培育出国内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这是世界上继美国、韩国、日本之后第四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如图为该克隆猪的培育过程,其中字母代表结构或生物,数字代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