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1同步课时

[复制链接]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加入清水
加入200μmol/L镉
加入200μmol/L镉,2.0mmol/L钙
加入200μmol/L镉,3.0mmol/L钙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15.28
6.02
8.13
10.42

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
B.无法判断镉离子对甜高粱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影响
C.钙离子促进了甜高粱幼苗的光合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效果越好
D.第2组甜高粱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减少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
请据图
回答:

1.此实验的目的是和。
2.图中步骤①研磨的目的是,提取色素使用的有机溶剂是。
3.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图乙中的4是。
4.能够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是图乙中的1和2,合称为。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实验


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
连续
24h
测定温室内
C
O

浓度变化曲线
;


为适宜
C
O

浓度条件下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的
CO

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假定以上过程中植物的呼吸强度保持不变,请结合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12?18h时叶绿体内C5的含量变化是;0~24h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在h。经过连续24h的培养,与0h相比,24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2.图2中E点时,25℃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15℃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MN段CO2吸收速率为负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10klx,温度为25℃时,该植物5h中单位面积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比温度为15℃时多mg。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色素的分离、收集实验,其中层析柱是在注射器的外套内加入脱脂棉、滤纸纤维粉压实制成,底部注射器可收集相应色素溶液。分离色素时先在层析柱中滴加7~8滴色素提取液,待干后重复3次,再打开输液器调节阀,滴加石油醚进行层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重复3次滴加色素提取液可提高收集色素的量
C.层析柱需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确保不同色素相互分离开
D.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则第一个分离出来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其液体呈橙黄色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C.叶绿体内膜为光反应所需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D.叶绿体内存在的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其中①~⑥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③转化为④时,光能转化成了活跃的化学能
C.物质⑤和⑥进行跨膜运输时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D.①②的相互转化速率制约③④的相互转化速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色,绿色植物能利用a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C.植物叶肉细胞利用b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下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他条件,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分钟只进行呼吸作用
B.第4分钟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第7分钟C5的数量瞬间增加
D.9~12分钟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小球藻放在一装有培养液的玻璃容器中,使之处于密封状态。实验保持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并在不同时间点提供光照和NaHCO3溶液。实验中用仪器记录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0~5分钟之间,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C.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容器中的氧气
D.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量上升,原因是NaHCO3分解使容器中的CO2浓度增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人员以甜高粱幼苗为材料分别进行以下四组处理,一段时间后对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进行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