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通用版】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周测卷(8):生态系统

[复制链接]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A.表中所示的能量总和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若土壤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铬,则甲生物比乙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铬含量低
C.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
D.该生态系统内实现了物质循环,碳元素在各种群间循环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左图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右图为某一种群数量变化。
请据图
回答:
1.左图中雷鸟和狼之间的关系为。
2.若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3.若右图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用图中标号I、Ⅱ、Ⅲ表示)。若右图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为曲线III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g,那么共消耗植物g。
5.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B.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使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在甲→丙→丁→辛这条食物链中,辛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D.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A︰B=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B.Ⅳ是分解者
C.
为太阳能,
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不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C.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出体外。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浓度,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乙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多于乙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渠道是丙→甲→乙→丁
D.DDT和重金属都可通过食物链积累和浓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