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研究赤霉素(GA3 )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课题组切取了菟丝子2.5cm长的茎芽,等分为A、B两组,将其基部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分别培养1天和8天后再用相同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分别处理30天后,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IAA溶液处理时,可将IAA溶液滴加到基芽尖端以促进IAA分布到整个植物材料中 B.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较低 C.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茎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若GA3 处理组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发现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 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来影响茎芽生长的+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题图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图像,其中另一极的情况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GGXE Xe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中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 B.该细胞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图中g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又互换 D.图示细胞最终产生的卵细跑的基因型为GXe +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研究者观察到某雄性啦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图示“四射体”(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地两两分离,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8个四分体 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能发生联会 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4种精子 D.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1/2会致死+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马拉松运动过程中,机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组织液大部分渗入血浆,少部分渗入到淋巴液 B.与生成的组织液相比,回流组织液CO2 浓度较高 C. 、 等主要存在淋巴液中,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散热增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列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中,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患病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题图为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种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为杂交,目的是将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集中到同一个子代中 B.④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⑤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⑥过程可通过调整诱变因素的种类,定向获得人类生产需要的新品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吋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釆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相关酶的活性 B.上述结果表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C.上述某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交配,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 D.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立体种养已成为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技术手段。如稻-萍-鸭立体种养系统,该种养系统以萍喂鸭,鸭食稻虫,鸭粪促稻生长,从而实现动植物合理配置,且稻田养萍解决了鸭子的健康食源问题。下列对该立体种养模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稻-萍-鸭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实现了水稻和鸭之间的能量循环流动 C.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 D.水稻吸收鸭粪便中的有机物+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锥形瓶中,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转移至恒定光照强度下培养,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瓶内 CO 浓度变化结果如图 所示;图 是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 PS Ⅱ和 PS 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1中,0-60min,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与ATP合成相关的酶发生作用的膜结构(具体)是,此时该膜结构上发生的物质变化有(至少写出两点)。 2.60-120min,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120min内,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的时刻为___________min。 3.研究表明盐胁迫(高浓度NaCl)条件下,光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据图2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4.若将复合光换成绿色光,则①②③过程会(填“减弱”或“增强”)。+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易 已知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花粉圆粒和花粉长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其中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圆粒对长粒是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 遇碘呈蓝色 ,糯性的花粉粒 遇碘呈橙红色 。现有 各类纯合 水稻若干,兴趣小组准备用其做原料,展开相关生物学实验。 1.从非糯性和糯性这对相对性状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2.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方法有利用亲代杂交后所得F1 和花粉鉴定法,其中最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本质的方法是。 3.若要用花粉鉴定法,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花粉鉴定法观察一个视野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花粉粒性状 蓝色 橙红色 圆形 长形 数目 98个 101个 101个 102个 上述统计结果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试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进行了放牧强度对黑山羊放牧收益影响的探究:用网围栏选取了四个牧草长势一致 且面积 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和过度放牧的放牧强度,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实验结果如下: 放牧强度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过度放牧 放牧黑山羊数(头 /hm ) 黑山羊牧草 采食率 .62 .69 .80 .85 黑山羊平均增加生物量( kg/ 头) 2.1 0.5 .5 .6 注:山羊 钦草采食率 = 采食量 / 草地上生物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放牧收益用黑山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判断的理由是。 2.若要调查草地牧草的丰富度,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 3.有人研究了某草地社鼠的食性,在其胃容物中发现有草籽、嫩枝叶、植食性昆虫残骸,据此可以判断,社鼠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位于第营养级。社鼠与植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4.精明的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地大面积种植苹果,为提高苹果醋的生产量,研发部门用紫外线诱变野生型酵母菌,欲获得线粒体中不能合成 [H] 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用 TTC 显色剂选, TTC 能和氧气 竞争 [H] ,如图 ,苹果 醋 简单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缺陷型酵母菌选育过程:选择(“牛肉膏蛋白胨”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加入TTC显色剂,用法接种经过紫外线诱变的野生型酵母菌,选择的菌落最可能是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这种菌落可能很少甚至没有,其原因是。 2.图2过程中加入果胶酶的作用是。 3.酵母菌与醋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醋酸发酵温度比酒精发酵温度。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的优点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长期高血糖可引发血管细胞衰老。科研人员为研究 S 蛋白在因高血糖引发的血管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编码 S 蛋白的 S 基因导入血管细胞,实现 S 蛋白在血管细胞中的大量表达。腺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DNA ,其复制需要 E 、 E 、 E 基因共同完成。为将 S 基因导入腺病毒,科研人员首先构建了含 S 基因的重组质粒,过程如图 所示。 1.科研人员将S基因用限制酶切后,用DNA连接酶连入质粒Ⅰ,得到重组质粒Ⅰ(图1甲所示),导入用CaCl2 处理制备的细菌。用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对所长出的单菌落提取质粒,通过的方法可鉴定重组质粒是否插入了S基因。 2.用PmeⅠ酶切重组质粒Ⅰ获得DNA片段。将此DNA片段与质粒Ⅱ(图1乙所示)共同转化为重组质粒Ⅱ(图1丙所示)。使用添加的培养基可筛选得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Ⅱ的菌落。 3.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Ⅱ,用PacⅠ酶切后,获得改造后的腺病毒DNA。将其导入A细胞(A细胞含有E3 基因,可表达E3 蛋白),如图2所示。腺病毒DNA在A细胞内能够,从而产生大量重组腺病毒,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用酶切时不能破坏启动子,原因是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综合上述信息,从生物安全性角度分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优点:(写出1点)。+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