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蜡梅的花色受一对基因控制,将紫色蜡梅与黄色蜡梅进行杂交,F1 均为紫色条纹(紫色、黄色的中间类型),F1 自交,F2 中紫色:紫色条纹:黄色=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花色性状中,紫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 B.F2 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该群体中相同花色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 D.为提高紫色条纹出现的概率,可采取不断自交的形式+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 )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野茉莉花色形成的代谢原理如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表达相应的酶,隐性基因不表达或表达产物无效。白色3只有发生积累时才能在C基因表达的酶的催化下形成黄色物质。红色和蓝色混合成为紫色。如果有些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蓝色︰3紫色,那么这些植株的基因型为( )+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某患有先天性夜盲症(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调查发现Ⅱ1 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家族中不患病男性都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B.Ⅱ1 和Ⅱ2 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C.在自然人群中,不患该病的女性多于不患该病的男性 D.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调查的个体不能来自无患者的家庭+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男同学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妹妹 - - - - + + - - - (“+”代表患者,“-”代表正常。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同学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外祖父 C.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控制蛇皮颜色的遗传因子遵循分离定律,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根据该杂交实验可推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 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乙实验中,F2 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果蝇的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 、E2 控制,且具有完全显性关系。小翅雌蝇和纯合残翅雄蝇交配,子一代表现为小翅和长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对E1 为显性,E1 对E2 为显性 B.E、E1 、E2 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 E、E1 E2 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类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9号个体结婚,生出的男孩一定都患病 B.该遗传病呈现出世代连续遗传的特点,可推测该病是显性遗传病 C.系谱图中4号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D.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2号+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先天性夜盲症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X 染色体上的 A 基因编码视杆细胞的钙通道蛋白,若该基因突变则导致视杆细胞释放谷氨酸 (神经递质) 减少,引起“静止性夜盲症”;常染色体上的 B 基因编码的是谷氨酸受体蛋白,该基因突变则使人患“进行性夜盲症”。如图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且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根据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家族出现的是夜育症,甲、乙两个家族所患夜盲症的遗传方式分别为、。 2.甲家族Ⅲ-1与乙家族Ⅲ-2结婚,所生孩子患夜盲症的概率是。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手段,甲家族Ⅲ-2与乙家族Ⅲ-4结婚,(填“需要”或“不需要”)对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行筛查,其理由是。 3.先天性夜盲症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为(写出两点)。+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