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一)(一模)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NaCl浓度(mmol/L)
叶绿素含量(mg/g)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胞间CO2浓度(μmol/mmol)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0
2.4
0.8
150
6
50
2.8
0.52
180
7.2
100
2.5
0.5
200
6
150
2.0
0.4
205
5.8
200
1.5
0.38
210
2
250
1.4
0.38
220
1.8

A.随NaCl浓度升高,叶绿体基质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能力下降
B.当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叶绿素含量降低
C.适当升高NaCl浓度,净光合速率有所提升的原因可能与气孔开放度增大有关
D.NaCl浓度大于100mmol/L时,CO2的固定效率降低会使胞间CO2浓度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C.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该病患病机理可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灰身和黑身,基因R和r分别控制红眼和白眼。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8
C.若该雌果蝇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有8种基因型
D.果蝇细胞一个染色体组组成是II、III、IV、XX或II、III、IV、XY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便筛选出番茄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研究人员分别用NAA(生长素类似物)、6﹣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及NAA+6﹣BA处理番茄种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处理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6﹣BA
94
5.88
0.10
NAA
98
6.13
0.13
6﹣BA+NAA
96
5.87
0.11
对照组
93
5.79
0.014

A.NAA处理的番茄种子萌发效果最好
B.用NAA和6﹣BA同时处理种子的效果不如单独使用NAA
C.一定浓度的NAA和6﹣BA均能促进番茄种子萌发且原理相同
D.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温度、溶液pH、处理时间等各组保持相同且适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用若干只从未被抗原A和抗原B(两者的抗原种类均不同)感染过的健康小鼠做如下表所示的三组实验。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第一次注射物质种类
抗原A
生理盐水
抗原B
第二次注射物质种类
抗原A
抗原A
抗原A

A.第二次注射,甲组和丙组小鼠对抗原A的免疫反应强度相同
B.第二次注射,甲组小鼠体内新增的记忆细胞均来自B细胞的分化
C.第二次注射,乙组小鼠体内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不会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D.若抗原A是小鼠的一种过敏原,则第二次注射甲组小鼠会发生过敏反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塑料(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俗称“白色污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偶然发现装米的塑料袋上有许多孔洞,还有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爬出。带着这些疑问,杨军教授对黄粉虫幼虫消化道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在幼虫肠道中成功分离出塑料降解菌——微小杆菌YT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观察塑料降解菌的菌落,需用固体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
B.实验室分离塑料降解菌时应以在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作为碳源
C.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微小杆菌YT2时,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D.若杀死微小杆菌YT2,黄粉虫无法消化塑料,推测该菌和黄粉虫幼虫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一鱼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关系(a~d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多,个体内积累的难分解杀虫剂也最多
C.在高密度鱼塘中众多的植食性鱼所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a
D.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约在
7000
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现在水稻已经成为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作物。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于旱作水稻的生产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从拟南

中获取功能基因
HARDY
(
HRD
),并将其转入水稻中过量表达,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拟南芥总RNA,经过程获得总cDNA,利用PCR技术选择性扩增HRD基因的cDNA。以上过程依次需要用到逆转录酶和两种工具酶。2.将HRD的cDNA插入到Ti质粒的上构建重组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并将HRD的cDNA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DNA上。为了便于转基因植物的筛选,重组Ti质粒中必需包括。3.在干旱条件下,野生型水稻(WT)和HRD增强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植株A、B(HRDA、HRDB)的根生物量(根系干重)及叶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转基因水稻耐旱能力增强的原因包括和。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研究植物对高温的耐受性,研究人员将某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植株从

的环境移入

环境中培养,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分,共

)

光合速率相对值
光能捕获率相对值
气孔导度相对值
对照组
100%
100%
100%

119%
118%
100%

87%
76%
48%

84%
61%
55%

(注:气孔导度即气孔的开放程度)
1.从代谢的角度分析,温度主要通过影响来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该植物三个品系的植株中,适合在高温环境中生长的是品系植株。2.与对照组相比,乙品系植株叶肉细胞中C3的消耗速率(填“较高”或“较低”),原因是。3.在45℃环境中,与乙品系植株相比,丙品系植株的光合速率更低,主要受光反应的影响,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肠杆菌中,结构基因
lacZ

lacY

lacA
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这些基因的上游有
个对这些基因起调控作用的序列,其中操纵基因对这些基因起着

开关

的作用,直接控制它们的表达,调节基因能够对

开关

起着控制作用。图
表示环境中没有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

关闭

的调节机制;图
表示环境中有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

打开

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糖尿病属于中医

消渴病

的范畴,在《素问
·
奇病论》中就有论述: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古籍论述中可看出,_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发现这类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偏高,但肝脏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率不高。从肝细胞结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现有甲、乙两人,甲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这两人中,血糖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是,胰岛素含量较高的是。3.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1)题所述类型的糖尿病,从发病机理看,治疗效果不好,理由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物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B.核酸以碳链为骨架,而蛋白质主要以氮为骨架
C.缺Fe会造成人贫血,说明Fe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大量元素
D.脂肪与糖原都可以作为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B.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会形成纺锤体
C.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核膜上的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年来,RNA分子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下列关于R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搬运一种氨基酸
B.有的RNA能通过降低活化能加速生化反应的进行
C.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
D.真核细胞中,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以下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气泡产生的速率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均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为探讨不同盐浓度对某种园林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对其光合色素含量、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等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假定呼吸强度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