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TRH
TSH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高

A.甲患者最可能是下丘脑受损
B.乙患者最可能是下丘脑发生病变,可通过注射适量的TSH来进一步判断
C.丙患者的TRH和TSH都偏高,一定是甲状腺受损导致
D.丙患者的TRH和TSH都偏高,可能是由于缺碘导致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在光下才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B.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成熟的种子
C.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D.生长素对植物的根、芽、茎只有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可以加快长势和增加口感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
D.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1)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
B.浓度为10-5mol·L-1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浓度为10-11mol·L-1的2,4-D溶液是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是这个鲫鱼种群的种群密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S型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B.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会出现J型增长
C.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型增长
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B.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C.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的环境相适应
D.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常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在m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32
37
10

A.捕食者主要捕食乙和丙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C.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D.甲、乙、丙三个种群在人工池塘中因彼此竞争一般呈均匀分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封山育林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因为(  )
A.封山育林控制了物质循环
B.延长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C.增加了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数量
D.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性增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黄鼬主要捕食鼠类,它们体内有臭腺,在遇到威胁时可排出臭气,在遇到威胁时可排出臭气麻痹敌人,鼠类闻到臭气时往往选择逃离。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释放的臭气是一种化学信息
B.释放臭气有利于黄鼬躲避危险
C.这种气味信息只对黄鼬有利
D.臭气作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非优势植物
0-1
马唐
——
1
飞蓬
豚草
2
紫菀
豚草
3
须芒草
豚草
5-10
短叶松
火炬松
50-150

山核桃

A.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较慢
B.针叶林的植物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条件
C.一般来讲,与草原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D.若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C.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捕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
B.被污染的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死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机体远离稳态,所以人体的稳态维持不存在正反馈调节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研究人员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了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图甲)。将该标本置于合适的溶液中,它可以保持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在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图甲中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和。
3.若乙图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B细胞可表示为细胞。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①]受到刺激,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化学物质,③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电位变化,引起B细胞(填“兴奋”、“抑制”或“兴奋或抑制”),信号就从A传递到了B细胞。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机体对稳态的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2和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的。3.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在一段时间内昆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鼠与蛇的关系是。4.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玉米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5.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是。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吃进去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B.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
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表明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控制
B.该实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垂体的直接控制
C.下丘脑可能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至垂体
D.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C.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D.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B.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C.激素分泌的调节只有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分级调节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相当于抗原
B.细胞因子和抗体没有参与攻击肝细胞
C.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肝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D.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表为三位低甲状腺激素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