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新高考生物模拟培优卷(三)(湖北专版)

[复制链接]

比较指标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
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

A.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
B.白癜风、老年人白发、人的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
C.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子位置改变
D.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并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抗生素是由细菌、霉菌等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类疾病,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细菌核糖体相互作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阻碍细菌DNA的复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环素类抗生素会抑制细菌存活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酶的合成
B.喹诺酮类抗生素阻碍DNA复制会导致细菌增殖受阻
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的过程中,细菌的数量会先减少再增加
D.长期使用抗生素,不能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但会使其种群发生进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上有葡萄糖的载体,没有氧气的载体
B.细胞中的色素不是分布在叶绿体中,就是分布在液泡中
C.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含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细菌会产生内毒素,高浓度的内毒素进入人体会引发广泛的炎症反应和内毒素血症。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物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菌时内毒素的释放量。下列相关分析或推理错误的是(   )


内毒素浓度(μg/mL)
对照组
溶菌酶A
抗生素B
溶菌酶A+抗生素B
37℃
5.4
5.1
22.4
8.2
40℃
5.0
1.5
16.8
2.3

A.对照组的处理是培养细菌但不添加药物,结果说明细菌可自发地释放内毒素
B.在两种温度下,抗生素B在杀菌的同时均可引起较多的内毒素释放到细菌细胞外
C.与单独使用抗生素B相比较,溶菌酶A与其联合处理时可显著降低内毒素的释放量
D.若因细菌感染引起高烧,单独使用溶菌酶A进行治疗对缓解内毒素血症的效果最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对植物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要整合到Ti质粒的T-DNA上才能成功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
B.农杆菌转化法能用在少数双子叶植物上,多数双子叶植物用基因枪转化法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后,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其融合
D.植物细胞工厂化生产人参皂甙经过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高等植物中,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的根、叶、种子、果实等部位。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叶片衰老。绿色植物叶片衰老变黄与其中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分解有关。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可能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叶片保持绿色
B.细胞分裂素是一种仅在根尖合成、分布于多种器官的植物激素
C.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具有微量和作用效果较显著等特点
D.对于成熟的组织或器官,细胞分裂素可能不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型冠状病毒
B.新型冠状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导致病人患自身免疫疾病
D.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课题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分别稀释1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为25×16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单位:×107个/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20℃、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可推算所用血球计数板中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31个
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D.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1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边缘效应是指生态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增大的趋势。某研究小组针对由森林中道路引发的群落边缘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道路边缘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以及物种组成差异增大。根据以上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道路引发的边缘效应不影响森林的垂直结构
B.土壤湿度和pH的变化会增加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人类活动的干扰会导致生态交错区的物种组成、分布、数量发生变化
D.道路边缘物种数量发生改变属于初生演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I至Ⅳ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1内大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相同
B.一般情况下,浆细胞的细胞周期比血细胞的要短
C.I过程中成体干细胞的DNA未发生改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并被清除,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需要通过大脑皮层
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的过程比过程⑤迅速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首例克隆猫“大蒜”于2019年7月21日经代孕猫自然分娩顺利出生,它是从本体猫“大蒜”的大腿部采集了一块皮下组织,提取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激活后的胚胎再植入代孕猫的子宫内,直至分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显微注射法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用吸管一并吸出细胞核与第一极体
B.将皮下组织细胞注射到去核卵母细胞中,用钙离子载体诱导两细胞融合
C.重组细胞需在无毒、无菌的环境中培养,在使用的合成培养基中常添加血清、血浆
D.克隆猫“大蒜”的培育说明动物细胞有全能性,克隆猫与供体猫的性状完全相同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禽流感病毒(
AIV
)通过感染禽类的呼吸道导致其死亡,也可通过传播感染人类形成感染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严重时可导致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家鸡养殖户感染禽流感病毒,部分病毒被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杀灭,这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
2.为防止家禽感染,养殖户需定期给家禽接种禽流感疫苗,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为。
3.为防止家禽感染AIV,该养殖户定期给家禽饲喂免疫增强剂Gk5。据了解,若在饲喂Gk5的基础上,在饲料中额外添加硒,可使家禽免疫力大幅提升,而单独使用硒对于增强免疫没有作用。请设计实验,验证:硒和Gk5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的作用。实验试剂:普通饲料;免疫增强剂Gk5;硒。实验思路:将年龄、性别、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家鸡若干随机分为四组,。一段时间后,给四组家鸡分别注射AIV,统计四组家鸡的存活率。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沙漠蝗虫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以各自分散的方式生活,通常在晚上单独行动,对人类危害不大。但当降水增多时,植物骤然生长,以此为食的蝗虫也随之大量繁殖,数量骤增,沙漠蝗虫会发展为群居模式,体内含有毒素,外表呈鲜艳的黄、黑相间,这些恐怖的蝗虫会集结成群,四处飞行寻找食物并在迁飞过程中吃掉地表植被,所经之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

是在

下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影响的曲线;图

为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沙漠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

表示某沙漠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网。

1.沙漠蝗虫身体表面的角质层和外骨骼中含有,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含氮多糖类生物大分子,真菌类细胞的结构中也富含这种成分。
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可能的原因是。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沙漠蝗虫的数量随着湿度增大而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由图乙可知,温度为时,沙漠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宽。独居状态下的沙漠蝗虫呈浅褐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一种保护色,但仍会被鸟等天敌捕食一部分,这说明了。
4.图丙中,若蛇的食物1/2来自沙鼠,其余的食物来源占1/2,则蛇的体重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青草kg。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低温或干旱等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花青素能够通过光衰减保护光合色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中,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科研人员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1.用野生型深红生菜与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9/16的个体为红色。①本实验中决定花青素有无的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②本实验获得的F2中杂合绿色个体自交,后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其原因是。2.F2自交,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株系内性状分离比为3:1的占(比例),把这样的株系保留,命名为1号、2号……
3.取1号株系中绿色与深红色个体进行DNA比对,发现二者5号染色体上某基因存在明显差异,如图所示。
据图解释:1号株系中绿色个体的r1基因编码的r1蛋白丧失功能的原因。4.进一步研究发现,与生菜叶色有关的R1和R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互结合成为复合体后,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使生菜叶片呈现深红色。在以上保留的生菜所有株系中都有一些红色生菜叶色较浅,研究人员从中找到了基因R3,发现R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也能与R1蛋白质结合。据此研究人员作出假设:R3蛋白与R2蛋白同时结合R1蛋白上的不同位点,且R1R2R3复合物不能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为检验假设,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向浅红色植株中转入某一基因使其过表达,实验结果如表。

受体植株
转入的基因
转基因植株叶色
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
R1
深红色
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
R2
深红色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上述假设,如果支持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支持请提出新的假设。。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PM
I
基因编码
6-
磷酸甘露糖转移酶,其产物可催化
6-
磷酸甘露糖转变为
6-
磷酸果糖被细胞利用。自然界的植物大多没有
PM
I
基因,且
6-
磷酸甘露糖不能被植物细胞利用。当
6-
磷酸甘露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只有转入了外源
PM
I
基因的转化细胞才能利用
6-
磷酸甘露糖,为细胞正常生长提供能量,具有生长优势。科研人员拟用
PM
I
基因替换质粒
pCAMBIA1305
里的潮霉素抗性基因
Hyg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pCAMBIA
5-PM
I
,并转入一种山东特产药用植物
白花丹参,获得转基因白花丹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传统基因工程方法中,质粒pCAMBIA1305中潮霉素抗性基因Hyg的作用是。
2.PMI基因存在下图的基因组中,若使用PCR技术扩增时,可选择图中四种引物A、B、C、D中的引物,原因是,并且扩增过程中需要酶催化。
3.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pCAMBIA1305-PMI导入白花丹参细胞中,需用处理农杆菌,转化成功的白花丹参细胞(填“能”或“不能”)在含有6-磷酸甘露糖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原因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代谢活动,此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硝化细菌的存在既加快了氮循环,又促进了能量转化过程
C.在适宜的光照下,叶肉细胞类囊体薄膜上转化的能量多于其线粒体内膜上转化的能量
D.ATP与ADP相互转化体现了细胞内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相互依存关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但其红细胞在清水中却容易涨破。进一步研究发现,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若用抑制剂抑制该蛋白质的活性,红细胞就不易涨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合成与加工均在核糖体上完成
B.水生动物的红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中不含有控制水通道蛋白CHIP28合成的基因
D.通过向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中导入合成CHIP28的mRNA可验证CHIP28的功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不作用于细胞正常结构成分;溶酶体内pH≤5,而细胞质基质pH≈7。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水解酶不能通过溶酶体膜
B.溶酶体膜经过修饰,不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C.H+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
D.酸性环境有利于维持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活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如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