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一同步课时作业(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CH4N2O)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但分解产物CO2不能为该菌提供营养。下列关于配制分离这一菌种的选择培养基成分符合要求的是(   )
A.仅尿素                          B.尿素+葡萄糖
C.仅葡萄糖                         D.牛肉膏蛋白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分解尿素的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中只有少量肉眼可见的菌体
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是尿素
C.加有酚红的尿素培养基,兼有选择与鉴别目标菌种的功能
D.脲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学活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只含尿素做氮源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另加入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
A.空白对照     B.标准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含有尿素的固体培养基用髙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B.用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时,土壤溶液通常需要经过稀释处理
C.从制备的土壤稀释液中取样时,尽量取含土壤颗粒的底部溶液
D.尿素经产脲酶的细菌分解后产生的CO2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无法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3号试管中样品的稀释倍数为103
B.用4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约为5号试管的10倍
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8
D.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尿素作为主要的化肥种类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前处理含尿素废水的方法有3种:化学热力学水解法、微生物水解法及脲酶水解法。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标菌)。回答下列问题。1.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______元素,过量施用随水土流失后易造成水体污染,这种现象叫水体富营养化。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3.为对分离得到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常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若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____,可以初步鉴定该种细菌为目标菌,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