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0μmol·L-1
0.05μmol·L-1
0.5μmol·L-1
1μmol·L-1
5μmol·L-1
吲哚乙酸(IAA)
80cm
114cm
100cm
76cm
35cm
吲哚丁酸(IBA)
80cm
77cm
50cm
35cm
15cm
α-萘乙酸(NAA)
80cm
44cm
23cm
18cm
10cm

A.该实验所用大豆幼苗的品种、大小以及生理状态属于无关变量
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三种植物激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C.该实验能反映出IAA的两重性,但不能反映出IBA和NAA的两重性
D.IAA促进大豆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可能在0.05μmol·L-1~0.5μmol·L-1之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研究表明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中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有同学每隔一天用0.5%醋酸溶液处理草莓的绿色果实,17天后测量草莓果实中几种植物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是探究pH下降对草莓果实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B.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果实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C.施用醋酸可促进某些植物激素的积累延缓果实的成熟
D.处理组脱落酸的积累为后期草莓果实的成熟提供营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提出的问题: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如果用浸泡法,对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D.如果用沾蘸法,对不同插条蘸取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要有不同的梯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生长素与乙烯通过拮抗作用,共同促进果实发育
D.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处理方法或政策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B.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C.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增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近年来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不会影响演替的方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3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共有1864头,其中圈养375头;栖息地面积258万~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说明大熊猫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可能增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②植物都是生产者③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A.①③④     B.①⑤       C.②         D.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某山洼中的食物网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辛占据3个营养级
③丁和辛、丙和乙、乙和丁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甲和戊中浓度最高
⑤此生态系统中甲和戊都是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⑥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A.①④       B.①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1/2来自乙,1/4来自丙,1/4来自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
A.1125g     B.1600g     C.2000g     D.6500g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
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A.图中b=h+c+d+e+f
B.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l00%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最新研究发现,分布于胃肠道的迷走神经有两类感觉神经元,一类是胃壁中的
GLP1R
接受张力刺激产生并传递“饱腹”信号;一类是
GPR65
通过受体感受食物释放的化学信号,进而调控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此外,胰岛素
和瘦素也
与饱腹感的产生有关,进而调节进食量。据图回答:

1.迷走神经的这两类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变化是________,它们信号转换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
2.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降低,瘦素浓度(选填“升高”或“降低”),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通过释放将信号传递给脑干。
3.Ⅱ型糖尿病病人(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的症状之一是“多食”,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若某肥胖患者是瘦素基因突变引起的,结合生活经验,请你对该患者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困难
茶一般用茶树的顶芽和
幼叶
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 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__ppm。 
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________,所需处理时间________;并且最好在________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
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旨在提醒全人类一起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环保人士对某气候适宜,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保护区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一次性塑料污染物——塑料的降解主要靠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作用。一般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2.该自然保护区的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最重要的特征。
3.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自然保护区斑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鸟的警觉性和记忆力非常强,因此一般调查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
4.该鸟类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影响。
5.在该自然保护区内,有一条食物链:甲(W1)→乙(W2)→丙(W3),括号内为各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1/10W1,其原因可能是。
6.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者
分解者



同化量
838.2
184.5
0.9
12.3
a
呼吸消耗量
672.2
160.7
b
9.7
66.2
X
166.0
c
0.4
2.6
38.8

 1.“绿水青山”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该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成分中主要是营的细菌和真菌。
2.某湖泊经退耕还湖若干年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能量情况调查结果如表所示,甲、乙、丙代表不同种群的生物,则表中X代表。该生态系统是否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请说明理由:。注:能量单位为×106J/(m2·年)
3.当前全球性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写出2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正常人血浆pH保持稳定与

等离子有关
D.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保持不变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纤维蛋白原、尿素、卵磷脂、乙酰胆碱
B.葡萄糖、O2、乳酸、呼吸酶
C.Na+D.纤维素、甲状腺激素、脂肪、血清球蛋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肺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且肺泡壁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小于组织液的
C.若出现组织水肿,则可能是血浆渗透压减小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
D.内环境稳态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及适宜的环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反射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有的反射活动不需要神经递质参与
C.高等动物的反射需要脑或脊髓的参与
D.完成反射活动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其支配的靶细胞建立连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由细胞体、神经纤维和突触组成
B.神经元和靶细胞之间可以形成多个突触
C.树突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至突触小体
D.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人不幸长时间被困在缺少食物和水的恶劣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丘脑对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B.内环境中缺水,引起相应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产生渴觉
C.为维持血糖平衡,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促进肾上腺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D.此状态下,人体与环境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生没有胸腺的人将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B.细胞在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增多
C.发现并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二次免疫中产生的抗体全部来自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HIV感染某个T细胞后,会强迫T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形成小囊膜,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囊膜会经历一个被称为“出芽繁殖”的过程,从这个T细胞断开感染其他T细胞,该过程涉及一种名叫Gag的HIV复合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其他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
C.HIV的增殖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
D.HIV感染初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示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除哪项外符合图示关系(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C.Ⅰ免疫细胞、Ⅱ淋巴细胞、Ⅲ吞噬细胞、ⅣT细胞
D.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间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科研人员以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