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Hela 细胞系是人工培养、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永生癌细胞系,在世界各地的相关实验室中为研究者提供了相同的研究对象。回答下列问题: 1.Hela细胞源自一位美国妇女的宫颈癌细胞,目前实验室中为了进一步研究Hela细胞,需进行(填“原代”或“传代”)培养。细胞体外培养所需营养物质有糖、氨基酸、无机盐等,通常还需要加入等天然成分。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而不用胃蛋白酶的原因是。 2.某小组为研究葡萄糖饥饿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其他营养条件适宜,用葡萄糖浓度不同的培养基培养Hela细胞24h,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葡萄糖浓度(mmol·L-1 ) 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 0 56.16 1.0 36.30 1.5 25.00 2.0 16.44 该实验(填“需要”或“不需要”)另设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与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关系是。体内低浓度葡萄糖可癌细胞的增殖,为肿瘤的限食疗法提供理论依据。3.Hela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它帮助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人源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形成的单核细胞叫作,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 年“生物谷”发文称“在人类癌症患者中,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融合在起。”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癌症小鼠模型中和在实体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了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杂合体(杂合癌细胞)。与未发生融合的癌细胞相比,这些杂合癌细胞在体外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当被注射到小鼠中时,与未融合的癌细胞相比,它们更容易发生转移。细胞融合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细胞为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细胞为小鼠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C为在小鼠体内形成的杂合癌细胞。研究发现C细胞比A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据此判断,C细胞表面糖蛋白可能比A细胞表面糖蛋白,导致C细胞更易扩散和转移。A、B细胞在小鼠体内融合和体外融合的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2.若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细胞有种(只考虑两两融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得到的D细胞是,D细胞还需进行,才可获得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4.医疗上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处并将其杀死。+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请根据以下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Alu EcoRI PstI SmaI 切割位点 AG↓CT G↓AATTC CTGCA↓G CCC↓GGG TC↑GA CTTAA↑G G↑ACGTC GGG↑CCC 1.一个图1中所示的质粒S经EcoRI和SmaI切割后,形成的片段最多含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若对图1中的质粒S进行改造,插入的SmaI酶切位点越多,则质粒的热稳定性越。2.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3.PCR过程中设计一对与含有抗原基因DNA片段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称为引物对),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而造成引物1与引物2相结合。4.重组质粒T(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启动子、、、复制原点,启动子的作用是。外源基因进入马铃薯细胞内并且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如果采用EcoRⅠ、AluⅠ和PstⅠ酶切,会得到种DNA片段。6.抗原基因能否在马铃薯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奶牛养殖业中乳腺炎和口蹄疫分别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两种严重疾病。研究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乳铁蛋白肽(抗细菌)和人干扰素(抗病毒)的双转基因奶牛新品种。图1为基因表达载体,图2为培育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2.图2中④是处于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而③一般选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⑦在移植胚胎前要进行______处理。重组胚胎性别不需要进行鉴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利用含有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干扰素基因的DNA片段分别制成探针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首先与产下牛犊的乳腺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蹄部细胞等提取的RNA进行杂交:结果如表: 探针结果 乳腺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蹄部细胞 乳铁蛋白 肽 基因探针 出现杂交带 未现杂交带 未现杂交带 人干扰素基因探针 出现杂交带 出现杂交带 出现杂交带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下图为生产干扰素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胚胎移植过程中,在不影响胚胎发育的基础上,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为了检测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是否含有干扰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3.用胚胎分割技术对图中囊胚进行分割时,操作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 4.细胞A来自囊胚中的_____,细胞B是从牛胎儿的_____中分离出来的。胚胎干细胞在_____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猴胚胎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 BMAL1 ,获得了一批节律紊乱的小猴(第一代模型猴)。采集了其中一只睡眠紊乱最明显的成年猴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五只 BMAL1 基因敲除的克隆猴(第二代模型猴),简要过程如图所示。这填补了生物节律紊乱研究高等动物模型的空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敲除是用含有一段已知序列的DNA片段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入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的一种外源DNA导入技术。基因敲除过程中,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外源基因应位于才可表达;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通过对重组DNA上的表达进行鉴定和选择。 2.该研究离不开ES细胞。ES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其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可以。 3.第二代模型猴(填“是”或“不是”)对第一代模型猴中编号为A6的100%复制,原因是。 4.可通过动物核移植来获得新个体,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填“高于”或“低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