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重庆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预测性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红皮
白皮
红皮
白皮
①1株红皮×1株白皮
121
0
451
29
②1株红皮×1株白皮
89
0
0
81

A.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实验①的F2红皮小麦自交后代中,白皮小麦占4/15
C.实验①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占1/5
D.将实验②的F1与白皮小麦杂交,理论上后代中红皮小麦占1/3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各选项中,符合“M—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   )

选项
M
N
A
花药离体培养
植株体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
细胞中不存在线粒体
不能发生有氧呼吸
C
孟德尔假说“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D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生物发生了进化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一个含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染色体组合可以是(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O、淋巴因子、纤维蛋白原、脂肪、尿素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汗液、泪液、消化液不属于细胞外液,也不属于体液
D.内环境是各种生物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的方式合成DNA分子
B.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瓶插鲜花保持鲜重,有利于延长花期、延缓衰败。下图为瓶插鲜花分别加入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后,一段时间内,鲜重累积增加率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的实验组④保鲜效果明显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插花鲜重累积增加率增大
C.与①比较,曲线②③④中各物质均有利于延长花期、延缓衰败
D.插花逐渐衰败时,细胞中脱落酸含量相对增加,第6天④脱落酸的含量最多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左下图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己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右下图为左下图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定律发生在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乙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和两个染色体组
C.丁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
D.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
DNA
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
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培养液中唯一
氮源

14

NH

C
l

15

NH

Cl

14

NH

Cl

NH

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
的子


b
的子


操作
提取
DNA
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

14

N
/

14

N
)
仅为重带
(

15

N
/

15

N
)
仅为中带
(

15

N
/

14

N
)
1/2
轻带
(

14

N/

14

N
)
1/2
中带
(

15

N
/

14

N
)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为15N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是唯一氮源。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组和第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3.分析讨论: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复制。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密度带比重发生变化的是带。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困难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
M
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
Ts
突变为
ts
Ts

ts
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
A
转入该雌株
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
A
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
A
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

:品系
M
(
TsTs
)×甲(
Atsts
)→
F

中抗


非抗

约为

实验二:品系
M
(
TsTs
)
×
乙(
Ats
ts
)

F

中抗

矮株

非抗

正常株高约为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祩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与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相比,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能够。
2.图中ab两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的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主要活动是。
3.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包括一个DNA复制期(S期)和复制期前后的两个间隙期(G1期和G2期)。图中结果说明该药物可以将癌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中的期,图中b峰所代表的细胞处于期。若用秋水仙素处理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其a峰所代表的细胞数目将。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根据下图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自然状态下不能得到杂种植株,原因是。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其中过程②称为,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3.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二倍体、四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倍体植株。
4.已知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填字母编号)阶段即可。
5.若培育抗病转基因番茄,往往将基因或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番茄体细胞,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该过程相当于(填数字序号)。
6.人工种子是由发育到(填字母编号)阶段的结构----例如、、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皮色的遗传中,有红皮与白皮这对相对性状,下表是纯合小麦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