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H、O、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线粒体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酶、激素、ATP等都是细胞中的徽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同一生物体内不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发现β-1,3-D-葡聚糖能强烈抗肿瘤,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并促进TNF(肿瘤坏死因子)分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β-1,3-D-葡聚糖能增强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应答 B.上述机制导致肿瘤细胞被清除属于细胞调亡 C.β-1,3-D-葡聚糖抗肿瘤的作用不会导致基因突变 D.bx基因、bcl--2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增加有利于抗肿瘤+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生存若干天,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下图表示金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的参与,产生的“物质X”是丙酮酸 B.过程①②均有能量释放,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过程③⑤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细胞内反应的场所不同 D.若给肌细胞提供18 O标记的O2 ,不会在CO2 中检测到18 O+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B.①、②中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C.①能产生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①②均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内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图示过程会出现在蓝藻细胞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由a→b C.②过程需要tRNA、mRNA、rRNA的参与,并且此过程会出现A-U配对 D.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洋葱某部位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体积自行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物质A可能为2mol/L的蔗糖溶液 C.该细胞1.5h后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原生质体体积恢复到最初100%时,细胞液浓度高于开始时+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裝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 (mg/h) 1.00 1.75 2.2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 (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选材或试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洋葱根尖细胞观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D.用加入了无水硫酸钠的95%的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C.图乙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 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在A点时用32 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DNA分子的双链,然后置于只含31 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a,b连续两个分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GH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 C.GH段细胞中含32 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D.IJ段细胞中含32 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假如图中Ⅲ1 和Ⅲ4 由于对优生知识的匮乏,而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远大于普通人群(这种隐性基因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是1/100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Ⅲ1 和Ⅲ4 婚配生育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9 C.Ⅲ1 和正常人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6000 D.Ⅲ1 和Ⅲ4 婚配后代发病率远大于普通人群的原因是从共同的祖先继承来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在后代纯合机会增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已知水稻高科(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高秆抗病水稻和緌秆抗病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 )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3:3:1:1,若让F1 中高秆抗病植株相互授粉,F2 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 A.25:5:5:1 B.9:3:3:1 C.15:5:3:1 D.24:8:3:1+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谷物中淀粉酶活性是影响啤酒发酵产酒的重要因素。某科研小组为寻找啤酒发酵的优良原料 比较了小麦、谷子、绿豆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 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①谷物的萌发 : 称取等量小麦、谷子、绿豆三种谷物的干种子 都均分为两份 其中一份浸泡 2.5h 放入 ℃恒温培养箱 至长出芽体为止。 ②酶提取液的制备 : 将三种谷物的干种子和萌发种子分别置于研钵中 加入石英砂和等量 蒸宿水 研磨、离心 制备酶提取液。 ③反应进程的控制 : 分别取②制备的酶提取液 1mL 置于不同的试管中 加入 1mL1 % 的淀粉溶液 ,25 ℃保温 5min 后 立即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保温 5min ④吸光度的测定:在试管中加入 ? 、摇匀、加热,当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后,用分光光度计依次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度。 ⑤酶活性的计算:将测定值与标准麦芽糖溶液吸光度比对,计算出淀粉酶活性,结果如下: 名称 小麦 谷子 绿豆 未萌发谷物的淀粉酶活性/U?g-1 0.0289 0.0094 0.0074 萌发谷物的淀粉酶活性/U?g-1 1.7645 0.0395 1.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2.步骤②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步骤③中立即将试管在沸水浴中保温5min的作用是,避免因吸光度测定先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步骤④“ ? ”加入的试剂是。3.实验结果表明,谷物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其意义是。4.本实验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应优先选择作为啤酒发酵的原料。+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而损伤叶绿体,然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杏树 CO 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S ~ S 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 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2明显小于S4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图中FG段CO2 吸收量下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4.在强光条件下,与正常植株相比,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的光合速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有。+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 由两对基因 (A 、 a 和 B 、 b) 控制 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 得到的 F 全部表现为红花 然后让 F 进行自交得到 F 。回答下列问题: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 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如果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②若A、a和B、b基因在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突变)。则F2 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萤火虫 ( 二倍体 XY 型 ) 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三种 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E/e 、 X 染色体上的基因 Ff 控制。已知含有 F 基因的个体体色均为红色 含 E 但不含 F 的个体均为黄色 其余情况体色均为棕色。请回答 下列间题 : 1.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有种,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2.现有一只红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交配,子代1/16为棕色雄性个体。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F1 雌性中出现黄色个体的概率为。3.EeXF Xf ×EeXF Y的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不考虑雌雄差异)。若杂交后代出现一只三体棕色果蝇(XXY),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调查某快餐店的冰块中大肠杆菌的含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 第一步 : 配制培养基 ( 成分 : 蛋白胨、氯化钠、乳糖、水、 X 和 Y) 第二步 : 制作无菌平板。 第三步 : 设置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接种① 实验组接种②。 第四步 : 将各组平板置于 ℃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 1.培养基中的乳糖可以为大肠杆菌提供。为了方便大肠杆菌的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成分X,在该培养基表面,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填颜色)。为了完成步骤二,该培养基中的成分Y通常是。2.完善步骤三,①是,②是。3.纯化大肠杆菌前,将灭菌后的空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却无菌落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质粒通常用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实施基因工程的核心。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前首先要获取目的基因, PCR 是获取大量目的基因的一种方法,如一个 DNA 片段上有 种基因,现只需要其中的某个基因, PCR 技术就可以实现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片段(目的基因)的目的。 1.PCR反应体系的成分中有两种引物,在复性时引物会结合到互补DNA链,对两种引物的设计要求之一是:两种引物之间不能碱基互补配对,试分析原因;PCR反应体系的成分中能够决定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是(填“模板”、“引物”或“taq酶”);从引物设计的角度考虑,如果目的基因两侧没有酶切位点,用PCR技术(“可以”或“不可以”)为目的基因设置酶切位点。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答出两点即可)。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需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启动子的本质是,其为识别和结合的位点。3.图1表示质粒载体,图2表示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两种,分别是含有质粒载体和含有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结合图示,这两种大肠杆菌可以用图中抗性基因进行筛选。+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