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基础练:专题五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复制链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CO

释放量和
O

吸收量的变化。
请据图
回答问题: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C点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强度。
3.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4.从图中分析,外界氧浓度保持在,是贮存该器官较好的条件。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2.图乙中,X烧杯中放置的是溶液。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物质E可用试剂检测,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填序号)。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共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为。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选用某植物A、B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和结果见下图。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曲线表示不同光质和
浓度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结束后,转变成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在黄光条件下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依据是___。在CO2浓度相同时,白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原因是___。
2.如果向培养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后杀死该植物,提取细胞中的产物分析发现,短时间内CO2就已经转化为多种不同的化合物。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请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不同
可把植物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图
是两类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对比图

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为__________低于阳生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一般低于阳生植物,主要原因是阴生植物的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不够,降低了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能力。2.据图2分析,在繁茂的森林中,林冠层的叶片吸收____________光较多,这样,林冠下的光照强度偏低3.据图2可知,叶绿素___________填(“a”或“b”)在430~470mm蓝紫光(弱光下占优势)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和较宽的吸收带,因此,可以推测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为_______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蓝莓中因富含强抗氧化性的花青素、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提高蓝莓利用率,研究者尝试运用多种提取技术及加工方式,以期为扩大其工业化发展提供依据。下图甲是蓝莓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研究者以此作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图乙是探究在不同温度条件 下,光照强度对蓝莓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蓝莓中因富含强抗氧化性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蓝莓细胞的___中,图甲光合作用反 应式中,标号⑥处应补充的是___,适合作为测量蓝莓光合作用指标的是___(填标号)。2.请参照图甲中光合作用反应式可知,影响蓝莓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除此之外,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还与有关(至少列举出2种)。
3.图乙中的光合速率是指(填: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条件不够无法判定)。假定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保持L2,蓝莓的呼吸强度为3单位,那么在春末夏初季节,蓝莓能否正常生长?(填:能、不能、无法判定)。图中显示当光照小于L1时或者温度为10℃时,光合速率都处于低位,由此初步推断出环境因 素对光合作用影响为:。
4.请依据所学知识,并以指标③为变量,⑤为观测指标,确定一个研究课题:__________。并根据你的研究课题,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