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生物部分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功能,说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蛋白质和
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均不可逆,功能也都会随之丧失
C.
的遗传信息包含在其脱氧核苷酸序列中,也包含在其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中
D.细胞中的
都是通过转录而来,某些病毒的
复制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等具有全能性
B.主流细胞衰老理论认为细胞衰老主要是因为生命活动产生自由基攻击生物膜、DNA和蛋白质等,以及染色体两端的端粒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使DNA序列受损而导致
C.不当饮食和吸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癌症的发生还与心理状态有关,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纤维素等具有抑制癌变的作用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和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关于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含量变化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进化的角度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从基因表达来看是氧气含量变化调控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HIF的含量变化
C.从细胞内信息传递来看是一系列信号分子进行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生理生化的过程
D.从组织器官或个体水平来看使人体不仅能适应剧烈运动、胎儿生长发育、癌变组织等代谢旺盛需氧多的情况,还能适应高海拔地区活动、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等缺氧情况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937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罗伯特?希尔发现,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加入“氢”接受者,照光后发现,即使不提供CO2,也可以释放O2,这一过程被称为希尔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希尔反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_________(物质),从叶绿体基质到达类囊体薄膜上的“氢”接受者是_________。2.很多肉质植物如仙人掌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①仙人掌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酶2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_。图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的可供线粒体呼吸利用的物质A是_________。②仙人掌以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特殊的光合作用适应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六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新冠病毒与HIV一样都是单链RNA病毒。两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翻译时,因_______(填结构)移动得到一类多聚蛋白,多聚蛋白均需要在一种由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催化下被剪切成单个蛋白,才能发挥作用。有专家曾推荐两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用于治疗这种新冠肺炎,从原理上看两种药物都是通过与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结合而使这种蛋白酶失效。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改变病毒这种蛋白酶的______________,使蛋白酶失去它的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干扰子代病毒的_____________(填“注入”或“合成”或“组装”)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另外,有人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经过严格病毒灭活等处理过的__________治疗重症患者取得明显效果。
2.这种新冠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与健康,研制并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有效措施。假如某医疗研究小组已研制出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但不知道该疫苗的免疫效应如何,请利用若干只健康小鼠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该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应。要求简要写出:①实验思路。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要求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甲和对照组乙两个组)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一个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通过大肠杆菌制造丙烷的新技术。科研人员要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计数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配制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的方法是_______,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进行形态学鉴定。在5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5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19、61、64、65和66,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个。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3.图2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b.不能将第⑤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c.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d.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们研发的PD-1单克隆抗体药物,已被证实在对抗癌(肿瘤)方面具有突出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PD-1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过程,要用到________和动物细胞融合两项技术,请写出其它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名称__________。要选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制备过程中,需用特定的_______培养基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本庶佑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对T细胞有“刹车作用”:人体组织细胞表面少量的PD-L1蛋白质(癌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PD-L1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质结合后,使T细胞凋亡,避免过度免疫,即“刹车作用”(癌细胞或肿瘤细胞也由此躲过细胞免疫),如图1所示。针对此发现,科学家研发了治疗癌症的新药物PD-1单克隆抗体,它的作用原理如图2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