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些细菌可向环境中分泌青霉素酶,因而具有抗青霉素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霉素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青霉素酶需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 C.青霉素酶合成过程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 D.青霉素酶合成原料是氨基酸,模板是mRNA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证明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实验操作和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培养皿 ①号 ②号 ③号 ④号 处理方式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10粒大豆种子,不洒水,拧紧瓶盖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10粒大豆种子,到人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然后拧紧瓶盖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10粒大豆种子,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垫两张餐巾纸,洒上10粒大豆种子,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室温 室温 室温 冰箱 实验结果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A.该实验可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 B.②号不萌发的原因是有氧呼吸被抑制 C.④号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低温使酶失活,细胞呼吸减弱 D.实验中种子质量.种类属于无关变量,温度、水分、氧气属于自变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以下有关酒精的使用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实验中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体积分数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15%的盐酸混合液(1∶1)用于解离 D.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需要用50%的酒精冲洗2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假如图中Ⅲ1和Ⅲ4由于对优生知识的匮乏,而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远大于普通人群(已知这种隐性基因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是1/100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B.Ⅲ1和Ⅲ4婚配生育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9 C.Ⅲ1和正常人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6000 D.Ⅲ1和Ⅲ4婚配后代发病率远大于普通人群的原因是从共同的祖先继承来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在后代纯合机会增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RNA的推测﹐错误的是( ) A.信使RNA(m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彻底降解后的产物有6种 B.转运RNA(tRNA)是一类双链小分子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 C.核糖体RNA(rRNA)寿命长,更新慢,含量较高,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D.HIV的核酸为RNA,单链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4年艾弗里(Avery)等人利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在不同肺炎链球菌之间传递的转化因素是DNA。该实验的证据之一来自酶降解实验。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利用脱氧核糖核酸酶降解DNA成分;②利用核糖核酸酶降解RNA成分;③利用蛋白酶降解蛋白质组分。然后与R型菌株混合培养﹐检测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能力。结果发现,RNA和蛋白质发生降解后菌株的转化能力不受影响,而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后的S型菌株几乎完全丧失了转化R型菌株的能力。所以推测,将一种基因型的细胞中的DNA掺入到另一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中,可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DNA赋有特定的遗传特性,是遗传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控制自变量采用的是(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加法原理 B.该实验中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该实验证明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RNA、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D.本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以细菌培养技术、物质分离提纯技术为前提,所以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体内水分的平衡以及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既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其中抗利尿激素(ADH)与体内水分的排出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水平越高,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越大,尿量越少 C.下丘脑中有对渗透压敏感的神经元,在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 D.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减少释放抗利尿激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植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其体内产生的激素来完成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说来,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 B.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D.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因其浓度和作用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班欲调查学校四个校区乔木的种类,将同学分为A、B、C、D4个小组,分别调查东、南、西、北四个校区的乔木种类。发现东区有17种,南区有14种,西区有13种,北区有16种。问:该校四个校区的乔木有多少种( ) A.15种 B.17种<该校的乔木<60种 C.60种 D.17种≤该校的乔木≤60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曾经历了由“千里松林”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建国后,历经三代林场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绿色屏障”,林场建设者也因此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殊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伐木、垦荒使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原沙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B.影响塞罕坝林场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动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塞罕坝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从荒丘变为森林,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分别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B.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葡萄糖耗尽后立即利用半乳糖发酵产生酒精 C.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首先利用半乳糖发酵,随后同时利用半乳糖和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速度快 D.推测野生型酵母菌比马奶酒酵母菌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我国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猴“华华”又“横空出世”;2019年7月21日,国内首只商业化克隆猫“大蒜”经代孕猫自然分娩顺利出生。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中”“华华”和“大蒜”的培育涉及体细胞核移植、转基因等工程技术 B.克隆动物“中中”“华华”和“大蒜”与核供体动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 C.与小鼠模型相比,克隆猴作为人类疾病及药物研发的模型生物更具优势 D.我国政府关于克隆人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7月20日,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的成果。该试验是由陈薇院士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的研究,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试验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508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在更大人群中验证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95.3%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表明,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可为健康人群提供“三重保护”,将新冠病毒“拒之门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的制备不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受试者接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后,体内能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效应T细胞 C.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新冠病毒的含量来评价试验的有效性 D.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已对腺病毒具有免疫力的个体使用该疫苗的效果要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诺贝尔化学奖曾经授予研究细胞膜通道蛋白的科学家。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包含离子通道蛋白和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道蛋白在发挥作用时,其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B.肾小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以自由扩散方式促进水的重吸收 C.通道蛋白运输时没有选择性,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或开关来调节物质的运输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常用方法。将标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后,在变性、复性、延伸的热循环中,与待测样本DNA配对结合的Taqman探针被Taq酶切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如图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该值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个数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B.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 C.在反应过程中,ATP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D.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的病变的概率越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二倍体(2n=14)、四倍体(4n=28)、八倍体(8n=56)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研究人员用γ射线处理二倍体黄毛草莓选育大果型黄毛草莓属于基因工程育种 B.二倍体黄毛草莓和八倍体红颜草莓杂交得到的F1植株是单倍体,高度不育 C.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草莓幼苗可抑制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D.四倍体黄毛草莓比二倍体黄毛草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大,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胡杨在维吾尔语称为托克拉克,意为 “ 最美丽的树 ” 。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 “ 沙漠英雄树 ” 。在新疆尉犁县已建立了沙漠干旱地区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如图是胡杨叶肉细胞内发生的某生理反应示意图。 3)被还原的过程除了消耗图中所示物质ATP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突然降低光照强度PGA(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TP的结构简式是。较强光照下,图中ATP的移动方向是,CO2的来源是。3.胡杨树的光合作用速率低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 盲 眼病之一,其中发育性青光眼 ( 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 ) 具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如图是某家系发育性青光眼的系谱图。
1.经检测发现I2无致病基因,可知发育性青光眼是遗传病。在患者家族中男女发病率(填“不同”或“相同”)。2. 检查发现,发育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小梁细胞中 M 蛋白异常。为研究其病因,研究者用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R 的质粒、正常人 M 蛋白基因 (M
+
) 或青光眼患者 M 蛋白基因 (M _ )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分别导入动物细胞中进行培养,实验分组及检测结果如表。 (
表示含荧光蛋白基因和 M 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此时两基因表达的产物是一个整体)
组 组 组 导入动物细胞质粒
![]() ![]() 荧光检测 细胞内 有红色荧光 有红色荧光 有红色荧光 培养液 无荧光 有红色荧光 无荧光
① 红色荧光蛋白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据表推测发育性青光眼的病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为验证 M
+
和 M
-
的显隐性关系,有同学提出将第 组和第 组的质粒同时导入一个细胞中 ( 基因型为 M
+
M
-
) ,此时的荧光分布应为 ________ 。系谱图 III 世代中与其结果不同的个体是 ___________ ④ 现不知基因型为 M
+
M
-
个体角膜小梁细胞中是否含有正常 M 蛋白和异常 M 蛋白,通过荧光检测得以证明。请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Graves 病 ) ,其确切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针对 TSH 受体的甲状腺刺激抗体。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 年 月,我国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流程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