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茉莉花的花色与花瓣细胞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控制色素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茉莉花的花瓣细胞中某一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后,花色由紫色变为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突变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基因突变发生后,色素种类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
 C.控制茉莉花白色和紫色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这种变异是体细胞突变造成的,不能遗传给后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55~58位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能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P一脯氨酸;K一赖氨酸;R一精氨酸A.突变型的产生是枯草杆菌的基
  因发生碱基对缺失或增添的结果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结合,抑制了枯草杆菌细胞的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表明枯草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突变型枯草杆菌与野生型枯草杆菌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如图是细菌抗药性形成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易感菌群中出现具有一定抗药性的细菌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就会使易感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从而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
 D.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耐药菌群的出现或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人体正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变体I、II、III是甲的几种突变细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B.突变体II的形成一定是染色体缺失所致
 C.突变体III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一个甲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aX的配子概率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倍体植物甲(2
 N
 =10)和二倍体植物乙(2
 n
 =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各为2种
 B.物理撞击的方法使最终产生的F2为二倍体
 C.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D.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B.由②获得⑧的过程利用了射线处理能够诱导基因定向突变的原理 C.常用花药离体培养先形成④,再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种子或幼苗获得⑤
 D.由③获得④与由③获得⑥的原理相同,由③获得⑦和Ⅰ→Ⅱ途径的原理相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 )
 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之变异从而筛选出青霉素高产菌株
 B.年年栽种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野生型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该细菌(突变型)却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如表是野生型细菌与突变型细菌的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某细菌
 在基本培养基上的存活率%
 核糖体S12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在添加了某种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上的存活率%
 野生型
 100
 …P—K—K—Y…
 100
 突变型
 0
 …P—R—K—Y…
 100
 
 (注:P、K、R、Y分别代表不同的氨基酸)
 A.该突变型细菌的产生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
 B.突变型细菌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C.可以利用野生型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菌
 D.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其中有利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成功导入植株W(2n=40)的染色体组中。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取植株W某部位的一个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基因A和基因B(基因A和基因B均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株W获得抗虫和抗除草剂的性状,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若4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有的子细胞不含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D.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过20个四分体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某科研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
 一
 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可遗传变异,但不知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小组可以采取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该雄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2.若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由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则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是。若要进一步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与多株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
 雌株
 N1
 N2
 P
 
 3.结果预测与结论:①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②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③如果Q和P值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④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