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乳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细胞耗氧速率
线粒体
ATP
产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线粒体嵴密度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量
甲组:常规
培养组
4.2
1.0
0.35
10.1
0.91
1.01
乙组:营养缺乏组
5.6
1.4
0.28
17.5
2.39
0.25
丙组:营养缺乏
+
抑制
DRP1
S637
磷酸化
3.1
0.8
0.38
9.8
1.22
1.22

注:线粒体嵴的密度
=

的数目
/
线粒体长度
丙组抑制
 
DRP1
S637
磷酸化的目的是
___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
),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时,
___
使线粒体融合增强,从而使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有氧呼吸增强;同时
___
,无氧呼吸减弱,细胞产能效率提高,从而适应营养缺乏环境。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型流感病毒(
IAV
)是一种会感染人和动物并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

病毒。为寻找防控
IAV
的新思路,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高脂肪低糖类(
KD
)的饮食对抵御
IAV
感染的效
果。研究人员用不同的饲料喂养小鼠,
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
IAV
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应
T
细胞和γ
T
细胞(一种新型
T
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分别如图
和图
所示。请回答问题: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茎色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受等位基因
A/a
的控制。科学家用
X
射线处理
某纯合紫株
的花药后,将获得的花粉
对绿株进行
授粉,得到的
F

中出现了
株绿株(
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是通过产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区别是。2.若M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发生突变的基因是(填“A”或“a”),发生突变的时间最可能为;若M的出现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则对M出现的合理解释是。3.为了确定M1,F1自交,统计后代。若后代,则为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后代,则为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CRISPR/Cas9
系统基因编辑是一种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
DNA
修饰的技术,其原理是由一个向导
RNA(sgRNA)
分子引导
Cas9
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受此机制启发,科学家们通过设计
sgRNA
中碱基的识别序列,即可人为选择
DNA
上的任一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下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中国科学院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人造单染色体酵母,其与天然酵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相似,但仅含有一条“超级染色体”。下列关于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B.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C.葡萄糖为其直接能源物质
D.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
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
C.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
D.Ub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盐生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B.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C.盐生植物通过调节Na+在细胞中的区域化作用等生理途径,抵消或降低盐分胁迫的作用
D.盐生植物的耐盐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常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B、b,在X染色体上)随机嵌合。下列相A.玳瑁猫一般是雌猫,雄猫很罕见
B.玳瑁猫皮肤不同毛色的区域,毛色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C.玳瑁雌猫的子代雄猫中黄色和黑色两种毛色大约各占一半
D.玳瑁雄猫(XBXbY)的产生都是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D.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B.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2+通道打开的原因是膜电位变化
B.若适度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甲神经元兴奋时,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
C.若图中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抑制
D.若对甲神经元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
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深入探索,生物科学技术会为人类的繁荣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B.在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免疫排斥
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
D.设计试管婴儿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筛选淀粉分解菌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出现了两个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两个菌落中的微生物为同一种微生物
C.两个菌落中的微生物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小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部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4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①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C.①过程的产物不能直接作为②过程的模板
D.图中的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人工养鱼是池塘生态系统的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下列关于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能够在该池塘生态系统内反复循环利用
B.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多种来源途径
C.若该池塘中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D.该池塘中能量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传递效率均为10%~20%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癌细胞有的特点,肿瘤恶性增殖往往血管新生的速度,随着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2.线粒体是调控细胞代谢最重要的细胞器,通过不断地分裂和融合调控自身功能,并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如图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①葡萄糖在中分解为[H]和A,物质A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链复合体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的意义是。
②由图可知线粒体外膜上的Mfn1/Mfn2蛋白、内膜融合蛋白的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3.
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