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支试管内加入的H2O2的浓度和量属于自变量
 B.过氧化氢酶应保存在温度为37℃、PH为7的环境中
 C.图乙中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温度不同
 D.若将图甲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O2充足时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C.酵母菌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中才能形成ATP
 D.生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
 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
 (
 注:
 A
 酶和
 B
 酶分别
 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
 )
 ,图
 表示
 ℃时
 B
 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
 其他条件相同
 )
 。请分析答:
 
 ![]() 1.分析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2.图1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3. 下表是图
 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
 可知表中③处应是
 ,⑧处应是
 
 温度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
 酶活性
 (
 mmol·S
 
 -1
 
 )
 3.1
 3.8
 5.8
 6.3
 5.4
 2.9
 0.9
 B
 酶活性
 (
 mmol·S
 
 -1
 
 )
 1.1
 2.2
 3.9
 ⑧
 3.4
 1.9
 
 4.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下黑作坊用病死猪肉腌制的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
 “
 荧光素
 一
 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
 ”
 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找出不合格的腊肉,并以此为依据对黑作坊进行打击。具体操作如下
 :
 ①
 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
 ②
 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
 ATP
 含量;
 ③
 测算出细菌数量。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接受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呈(填“正相关”或“负相关”);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
 2.“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高浓度盐溶液经稀释后酶活性可以恢复,高温和Hg2+处理后酶活性不可恢复。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处理;Hg2+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