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中的全部白杨树 B.一条河里所有的鱼 C.一座山上所有的鸟 D.一块草地上的牛、羊及草+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种群特征概念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a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时,乔木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灌木 B.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时,应在静置的培养液上、中或下部随机取样 C.标记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D.进行湖泊中某植物的数量调查时,样方应设置在近岸浅水、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区域+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D.第一次捕获M只鹿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发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鹿Mn/m+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可表示为新增加的个体数/个体总数×100%。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A、B两条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曲线A表示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率,则X不能等于零 B.若曲线B表示种群增长率,且X=1,则Nt +1 /Nt =2 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D.若曲线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则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15,死亡个体数为5,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每年生殖次数增加,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数量就会实现零增长+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下面的4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种群的“J”形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J”形增长曲线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可呈“J”形增长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呈“J”形增长 D.呈“J”形增长的种群,其数量达到最大值后恒定不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 λ )曲线, λ = t 年种群数量/( t -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种昆虫在双因素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图中所示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生物因素 B.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C.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 D.该昆虫在相对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中I是某草原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 a 时期引入某种哺乳动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 a 时期之前鼠种群的增长率为0 B.在 a 时期之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 C.引入生物与鼠之间是捕食的关系 D.引入生物利用的食物资源可能与鼠相近+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调査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时,应选择的取样方法是.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大小应该不同,如调査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査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3.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査的结果为12、17、16、16、15、13、15、11、12、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多年研究,绘制出下图,图中 λ =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呈现斑块镶嵌状,这是的一种表现。 2.在 t3 时,种群(填“甲”或“乙”)的数量趋于平衡,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3.在 O ~ t1 阶段,种群乙的数量增长曲线呈形,在 t1 ~ t2 阶段,种群甲的年龄结构为。若 t3 之后种群甲的曲线一直不变,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