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复制链接]

年份
1915
1917
1921
1925
1928
1930
1934
1943
1947
1950
1960
驼鹿种群数量(只)
200
300
1000
2000
2500
3000
400
170
600
589
608

A.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驼鹿的种群数量
B.驼鹿种群在1917年至1921年间增长率最大
C.1934至1943年间该孤岛环境可能遭到了破坏
D.该孤岛上驼鹿种群的K值发生了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竞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欧洲兔被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它的繁衍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
y
1年)和粘液瘤病毒(
y
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可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可引起群落演替的发生
B.
y
1年后欧洲兔和袋鼠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狐狸也是袋鼠的被捕食者
C.
y
2年后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这与病毒的专性寄生有关
D.
y
3年后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不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②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③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④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数量的波动具有周期性。下图是雪兔及与雪兔有关的几种生物在
年中周期波动的模型,其中猞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2年,雪兔数量增加到最大时,植物嫩枝会因雪兔的啃食而减少,次年的生产量也会受影响。进入下一年冬季时,雪兔的数量会,这种调节方式为。从食物链角度分析,雪兔的数量变化除与植物嫩枝数量的变化有关外,还与有关。
2.第3年,榛鸡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这对雪兔的数量乃至整个群落的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第8年,猞猁数量的下降和冬季食料植物的复壮影响了雪兔的和,这两种因素直接造成了雪兔种群数量回升并进入另一个循环周期。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1和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
T
1
T
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
S
1
S
2)的变化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①1种群与2种群的关系是。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
T
1
T
2的交替变化,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丙,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丙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①在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大;在点时,表示环境所允许的种群密度最大值。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态系统中,昆虫甲常常伴随植物乙出现,且甲的数量总是随着乙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在主要以甲为食的昆虫丙迁入该生态系统后,昆虫甲的数量出现明显下降,植物乙的数量小幅度增加,叶片完整程度显著提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甲的数量与乙叶片完整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C.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乙>甲>丙
D.乙和内都会影响昆虫甲的种群数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某自然保护区中,甲物种与乙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甲物种种群数量受乙物种种群影响,但乙物种种群数量不受甲物种种群的影响
C.甲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
D.甲物种和乙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λ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第5年和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从第12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D.从第5年末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直到第9年,保持相对稳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研人员将某种鼠引入某荒岛,以研究其种群数量增长方式。该种鼠的种群数量在若干年内快速上升,在其数量达到50000只左右时保持稳定一段时间,最后因暴发传染病而灭绝。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鼠种群在岛内的生长曲线呈S形,其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种群密度过大时,鼠的出生率在内源性调节因素的作用下会下降
C.传染病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其致病力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D.除研究种群数量增长外,荒岛上的该鼠种群也可用于存活曲线、数量波动等的研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能从根本上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
B.消灭捕食者,引入被捕食者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措施
C.在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防治,消耗的防治成本最低
D.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增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调查某生态系统中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昆虫某年度数量变化的结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月份时,甲、乙种群的数量相等
B.甲昆虫数量的变化是其内源性调节的结果
C.7~8月份,甲、乙种群数量大于0,自然增长率也大于0
D.乙数量的增加会使甲的数量减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加拿大密执根湖的一个孤岛。该种群从1915年到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