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甲(生产者消耗CO2量)
乙(分解者CO2释放量)
丙(生产者CO2释放量)
丁(消费者CO2释放量)
CO2相对值
100
21
30
11.5

A.甲可以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乙释放CO2的方式不同于丙、丁
C.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正在上升
D.表格体现了无机环境和群落之间的碳循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为载体进行流动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④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C.减少对过程⑦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

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图像;某实验小组将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质量浓度为
.
3mol·L

-1

的蔗糖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
5mol·L

-1

的硝酸钾溶液中,观察细胞原生质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剩余结构
)
1.如图Ⅰ中阴影部分(即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紫色区域)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图I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2.曲线a、b、c中,表示细胞在浓度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是,原因是;表示细胞在浓度为0.5mol·L-1的硝酸钾溶液中的是。3.水进出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方式为,硝酸钾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沙打旺,一种优质牧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下图是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常采用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2.0~2年内沙打旺种群增长曲线近于型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2~8年,λ变化的原因是,。第年起,沙打旺达到种群的K值。第6年的沙打旺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型。3.欲预测12年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统计种群的。4.数年后,鼠害猖獗,通过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一是一

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二是对图一生物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三是人类对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部分利用情况示意图。
请据图
回答:
1.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图一中消耗或产生CO2的生理过程有(填写序号),能量转换值最大的生理过程是(填写序号)。A、B、C、D中,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是。2.根据图一A、B、C、D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用A、B、C、D字母表示)____________。3.图二中的牛和人应分别对应于图一中A、B、C、D中的和。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则人从玉米秸秆中获得的能量比值为。4.图三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达成这一目标的主导因素是。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核膜的基本支架成分是在(填细胞器)中合成的。线粒体中可合成ATP的部位是,据图分析,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该类物质进出细胞核需经过层生物膜。2.物质进出核孔具有选择性,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
A.RNA聚合酶
B.ATP合成酶
C.mRNA
D.ATP水解酶
3.下列生理过程可能受二甲双胍影响的是(  )
A.细胞分裂
B.转录RNA
C.分泌蛋白质
D.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性RagC
4.图中物质ACAD10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效果为(填“促进”或“抑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和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生活方式可以是寄生生活也可以是腐生生活③乳酸菌细胞具有核仁且DNA分子呈环状④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⑤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⑥细胞的所有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A.0          B.一         C.三         D.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只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内容以及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⑦德国科学家菲(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⑧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建者同时也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①③⑤⑥⑦                        B.①③⑤⑥⑦⑧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所特有的特征且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通过自然增长率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时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关真核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且二者增加内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B.在家兔细胞和菠菜叶肉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分别能够合成的物质是脂质和RNA
C.含有DNA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在小鼠胸腺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囊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从小白兔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主要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14C氨基酸的目的是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分析沉淀(核糖体)的成分含有磷脂分子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不同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若图中细胞表示正在质壁分离的细胞,则吸水能力会逐渐增强
C.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取的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操作的
D.此图表示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图中①表示细胞膜,②液泡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演替从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演替类型与上述演替类型相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C.酶1虽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但酶1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B.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C.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
D.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400个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相同)。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种群且存在竞争关系
B.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
C.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D.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性或雄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①②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时间段测得一自然种群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该种群t1时自然增长率最大
C.该种群所在群落t2时一定是顶极群落
D.该种群净生产量在t2~t3期间的积累量为0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0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72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8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草原鼠害的方法不能采用样方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240只
C.若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D.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大于调查结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8J/(cm2B.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4%
C.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11×108J/(cm2D.A的能量还有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流入分解者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