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DNA和RNA化学成分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B.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 C.核糖、脱氧核糖、磷酸 D.胞嘧啶、鸟嘌呤、磷酸+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下列叙述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 B.水的分子结构决定了水能成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C.为加快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比较大 D.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器的数量存在差异 B.在蓝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需要细胞器再加工 C.在高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与其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D.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氨基酸等物质+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将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及蛋白质等通过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如图中的甲、乙、丙过程分别对应细胞自噬中的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型自噬三种类型,且研究发现丙过程的活性与溶酶体膜上可利用的受体蛋白LAMP-2a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自吞小泡是由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双层膜脱落后形成的 C.丙过程中待清除的蛋白质需要经过受体蛋白LAMP-2a介导才能进入溶酶体内. D.细胞自噬与细胞坏死不存在本质区别+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处于G0 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0、G1 、S、G2 、M B.S期是染色体复制及数目加倍的时期 C.M期是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 D.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所处时期为G0 期+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需要使用浓硫酸 B.硫酸铜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需要碱性条件 C.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龙胆紫溶液不能利用醋酸配制+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 B.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糖 C.有糖类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 D.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内具有储能作用的多糖+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 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图中细胞对C6 H12 O6 和K+ 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图中细胞的胞外pH高于胞内pH D.图中载体蛋白有的具有催化的功能+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曲线表示植物甲、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的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若在35℃恒温条件下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一昼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则植物甲一昼夜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植物乙 C.5℃时,植物甲的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类囊体薄膜 D.温度高于35℃时,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如图所示细胞结构需用显微镜才能实现。2.③~⑥中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有,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填图中序号)。3.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图中结构(填图中序号)中。4.下列生物体的细胞中含有结构③的有。A.菠菜叶肉细胞B.洋葱根尖细胞C.团藻体细胞D.人体肝脏细胞5.研究发现溶酶体起源于图中的结构④,其中含有多种,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去向有。6.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结构①在期倍增,结构③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图 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 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 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 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填生物类型)细胞有丝分裂的期。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位于图2曲线的段。二倍体生物该时期含有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YyRr生物在该时期移向同一级的基因是。3.图3中若使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然后转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利用龙胆紫溶液或让细胞内的染上颜色。+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生物学上经常使用的同位素有 14 C 、 H 、 18 O 、 15 N 、 32 P 、 35 S 等。 1.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詹姆森等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 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有的中;17min后,出现在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中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由此发现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2.1941年,鲁宾和卡门利用18 O进行了两组对比实验:第一组为植物提供,第二组为相同植物提供。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分析出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为O2 ,第二组全部为18 O2 ,有力地证明了植物释放的O2 来自于。3.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文等用单细胞的小球藻做实验:用含14 C标记的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即阶段)。+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