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型专训(三)细胞的代谢

[复制链接]

步骤



步骤一
25℃水浴处理15min取出
7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
10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
步骤二
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步骤三
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三组淀粉剩余量
淀粉剩余量
a
b
c

A.生物体内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与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丙组按步骤一处理后冷却至70℃后,只有α-淀粉酶有活性
C.
a

b
的差值可体现出α-淀粉酶的活性
D.
b
-
a

c
-
b
的大小可用于比较两种酶在25℃下的活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形成较深的伤口,及时清理伤口后常用透气纱布进行包扎。一般情况下还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能分别起到预防和清除破伤风毒素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B.用透气纱布包扎是防止伤口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有害物质
C.注射破伤风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
D.用透气纱布包裹可推测出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将长势、品种相同的豌豆幼苗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置于透明且密闭的装置中。甲组给予适宜的光照,乙组进行暗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装置内CO2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甲组CO2含量的变化(g)
-
2
-
5
-
7
-
3
0
+1
+2
0
乙组CO2含量的变化(g)
+1
+2
+2.5
+3
+4
+3
+2
0

A.对乙组暗处理可测得幼苗细胞呼吸过程中CO2的释放量
B.40℃时,甲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而55℃时乙组植物可能死亡
C.在25℃条件下,这段时间内甲组豌豆幼苗固定CO2的相对量是7g
D.由表可知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最适温度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生长在自然光照下的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S
1~
S
5表示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和I点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B.图中DE段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非直线可能是因为夜间温度不稳定
C.
S
1+
S
3+
S
5可表示黑暗中细胞呼吸强度的相对大小,
S
2+
S
4可表示净光合强度的相对大小
D.图中
S
2明显小于
S
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安全有效提高产量一直是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甲图表示研究低浓度
NaHSO

(
1mol
/L
)
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为了阐明
NaHSO

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有研究小组做了相关实验,在盆栽条件下,分别给水稻喷施
H

O
(
CK
)

1mol
/
LNaHSO


2mol
/
LNaHSO

来探究不同浓度
NaHSO

对水稻光合速率
(
Pn
)
、气孔导度
(
Gs
)

胞间
CO

浓度
(
Ci
)
、蒸腾速率
(
Tr
)
、水分利用效率
(
WUE
)
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其中实验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的用相同字母
(
a

b
)
表示,有显著差异的用不同字母表示
(

a

b
)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浓度(填“能”或“不能”)有效提高水稻光合速率,所以农业生产上喷施NaHSO3建议选择浓度。NaHSO3提高光合速率的原因与气孔因素(填“有关”或“无关”),依据是。3.也有学者用实验证实NaHSO3可增加叶绿体内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形成的ATP可驱动(填具体生理过程)反应的进行,进而引起植株重量增加。植株重量增加来源于环境中的物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主要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I载体蛋白快数倍。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C.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因研究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获得了诺贝尔奖,通道蛋白分为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阿格雷成功分离出了水通道蛋白,麦金农测出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如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B.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C.通道蛋白运输时没有选择性,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或开关来调节物质的运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时空间结构不受影响,100℃条件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即失活)混合,等分为甲、乙、丙三组后,分别按如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