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选项
实验
处理对象
处理方法
A
植物组织培养
外植体
用70%的酒精和氯化汞(或次氯酸钠)消毒
B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涂布器
先用70%的酒精浸泡,再用酒精灯火焰灼烧
C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微量离心管、一次性吸液枪头
用70%的酒精消毒
D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A.A          B.B          C.C          D.D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某种药物处理的红眼雄果蝇(XBY)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得F1,F1均为红眼且雌:雄=1:1,F1随机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情况。下列关于亲本雄蝇基因突变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若F2中红眼:白眼=3:1,则可能发生了隐性突变
B.若F2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则可能没发生基因突变
C.若F2中雌:雄=1:2,则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导致纯合个体全部死亡
D.若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则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导致纯合个体部分死亡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示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过程。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当膜内侧的Ca2+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载体蛋白运输Ca2+的过程与磷酸基团密切相关
C.载体蛋白运输Ca2+时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Ca2+跨膜运输的速率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高青西红柿
(
番茄
)
果肉鲜美,口感独特,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硒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番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日照时长
~
14h
,光照强度达
40-
50klx
为理想的光照条件。请回答:
1.番茄果实在成熟之前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室中可用(填试剂名称)提取果皮细胞的色素。研究人员分别取番茄果实不同生长阶段的果皮细胞,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果皮细胞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时期是。通过观察比较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该时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基粒数量及类囊体垛叠层数显著少于叶肉细胞,说明此时期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2.
为探究番茄单独种植和与玉米间作时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豫星、
6629

金矮红
三个番茄品种为材料,分别于

日测定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及
叶片胞间
CO

浓度
[
单位均为:
μ
mol
/
(
O

)(
m

·
s)]
实验数据见下表:

品种
处理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
CO

浓度
14

24

14

24

14

24

6629
间作
12.59
15.85
0.07
0.07
92.91
170.50
单作
15.78
17.63
0.08
0.08
72.16
136.40
金矮红
间作
11.04
13.16
0.08
0.04
153.00
163.00
单作
17.29
17.38
0.10
0.07
87.19
101.50
豫星
间作
8.88
13.43
0.07
0.06
180.30
197.50
单作
15.71
20.82
0.10
0.09
104.28
127.90

与单独种植相比,番茄与玉米间作后,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
胞间
CO

浓度
。不同番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胞间
CO

浓度变化幅度不同,受影响最小的番茄品种是
,说明不同番茄品种对的耐受性不同。表中番茄与玉米间作的实验数据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临床上,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一种高水平体温调节活动。根据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这也是当前我们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检测体温的原因。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侵入人体的病毒会引起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EP),EP刺激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在体温上升期,图中运动神经元兴奋使得,增加产热;而交感神经则使皮肤的,减少散热。此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与该过程相关的激素甲是。2.抗体检测适用于快速筛查出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的某些结构蛋白一般作为抗原,刺激人体(填细胞名称)产生特异性抗体。临床上可利用抗原试剂检测抗体的存在,该方法的免疫学原理是。3.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包膜表面的刺突蛋白S与人细胞膜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发生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释放病毒的RNA侵入细胞。因此,病毒感染人类首先需要接触到有这种酶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而暴露在空气中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的大量黏膜上皮细胞存在ACE2受体。基于以上信息,为减少人体新冠病毒的感染而研发的药物应具有的作用。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果蝇的翅形和眼色分别由等位基因
E

e

R

r
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合的白眼
长翅雌果蝇
与纯合的红眼
残翅雄
果蝇杂交,
F1
中雌果蝇
均为红眼长翅,雄果蝇均为白眼长翅。请回答:
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和,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和染色体。2.F1的基因型是和,F1自由交配,F2中白眼残翅果蝇与红眼长翅果蝇的比例为,从F2红眼长翅雌果蝇和白眼长翅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F3中白眼残翅果蝇出现的概率为。3.某实验小组在重复上述实验时,在F1中偶然发现了一只褐眼雄性果蝇,出现褐眼的原因可能是。为证明褐眼、红眼、白眼的显隐性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F1中红眼雌果蝇与该褐眼雄果蝇杂交。②观察并统计子代雌果蝇的眼色及比例。③若,则褐眼对红眼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若,则红眼对褐眼为显性,褐眼对白眼为显性;若,则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白眼对褐眼为显性。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数量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即种群波动,分为周期波动和随机波动。种群数量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随机波动,而环境条件的随机波动也可能引起种群的周期波动。下图为“雪兔及其有关生物的
年周期波动模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植物(图中嫩枝叶表示)为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所有生物构成。2.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所有生物都出现了种群波动,该波动主要由植被和相互作用所激发的。其中嫩枝叶的波动是(填“周期波动”“随机波动”)。3.披肩榛鸡的波动周期约为年,分析图中生物的波动周期会发现,种群周期波动的主要特点是波峰的间距是固定的,波的振幅是。4.雪兔的冬季食料主要是前一年夏季新生长出来的嫩枝,直径大都在3毫米以下。当这些嫩枝的数量减少到不足以养活雪兔的整个越冬种群的时候,雪兔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雪兔种群数量下降过程中,披肩榛鸡的种群数量也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5.在对次生演替研究过程中,以下属于群落层面的研究内容有(  )
A.物种的多样性
B.优势现象
C.垂直结构
D.出生率和死亡率
E.营养结构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探究大麦对杂草
(
千里光
)
生长的作用,某同学用大麦种子、千里光的种子、
×
×
10cm
栽种盒等实验材料做了以下
组实验:甲组为一排大麦种子,一排千里光种子交替;乙组全部播种大麦种子;丙组全部播种千里光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后比较混合种植的植物跟单独种植的植物数量特征的差异。请回答:
1.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可选择为实验组,为对照组。2.以下可用于观察、记录的数量特征有(  )
A.发芽率
B.平均叶长
C.平均植株高度
D.每株植物平均花数
E.地上枝平均干重
3.该同学认为大麦产生某种物质影响杂草(千里光)的生长。请参照题干给出的信息,补充、完善以下实验设计(要求:形成2组对照实验)。①制备大麦提取液。把大麦的根、茎切碎制成匀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甲组喷洒大麦提取液,乙组喷洒等量的清水。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记录。④一段时间后比较2组实验植物的特征差异。请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
(DNA

RNA
片段
)
导入动物体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相应疾病的一类新型疫苗。研究表明核酸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且由于核酸更易于修饰与改造,较以往蛋白疫苗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请回答:
1.研发DNA疫苗时,构建含有病原体抗原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2.图中所用的载体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基因表达载体中,驱动病原体抗原基因转录的结构为。将该DNA疫苗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肌肉注射法或。3.mRNA疫苗可以由计算机设计、制造并通过高速机器大批量生产。目前用于制造疫苗的RNA有两种,非复制型mRNA和自我扩增型mRNA,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我扩增型mRNA的优点是可在细胞内。mRNA常被包裹在脂质体颗粒中注射到相关人员的手臂肌肉,脂质体颗粒的作用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毛的橙色与黑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雄猫毛色的表现型有2种,雌猫毛色的表现型有3种
B.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导致翻译过程受阻
C.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自雌性亲本,也可来自雄性亲本
D.纯合橙色雌猫和黑色雄猫杂交,可检测到巴氏小体的子代个体的毛色为橙黑相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它与种群的特征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一地域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某一草原,野兔的迁入和迁出直接决定其种群数量
C.研究某种鸟的年龄组成能够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在某一地域大量释放经绝育后的雄蚊,是通过控制性别比例控制其种群数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HIF-1)普遍存在于人的细胞内,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单位组成,相关基因分别定位于14号和1号染色体。氧气充足时HIF-1α会快速降解,低氧时HIF-1α和HIF-1β结合形成HIF-1,HIF-1进入细胞核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特定片段结合,促进EPO基因表达,使机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加以适应低氧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HIF-1α和HIF-1β的合成分别需要在低氧和高氧条件下进行
B.HIF-1作用基因特定片段促进RNA聚合酶与DNA结合的翻译过程
C.氧气充足条件时,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无法表达
D.HIF-1增加引起EPO含量上升,促进红细胞生成,导致HIF-1降低,属反馈调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氨基丁酸(GABA)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有A、B两种受体,A受体还是CI-通道,被GABA激活后导致通道开放,CI-内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图中X和Y分别是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
C.推测B受体具有调节GABA释放量的作用
D.GABA与A受体结合后,导致CI-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行使一定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没有有机物
B.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这一功能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C.呼吸消耗的能量占该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越来越大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朊病毒是一种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其本质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有人用同位素标记法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组成牛脑组织细胞的元素无放射性),验证了朊病毒的“侵染因子”是蛋白质。在实验得到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最强的是(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许多生物实验中,为保证实验成功,需要对实验设备、用品及材料进行灭菌或消毒。下表所列实验、处理对象与处理方法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