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达100%。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生命系统最基础层次
 B.病毒是不含细胞结构的生物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D.病毒可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就是一种氰化物,它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的能量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B.氰化物可导致细胞内ADP/ATP的比值上升
 C.氰化物可能会抑制线粒体内膜某种酶的活性
 D.氰化物对无氧呼吸中ATP的生成有影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类男性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可表示为22+X或22+Y,下列选项中就这23条染色体源自双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来自母方,X染色体来自父方
 B.常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C.常染色体随机来自母方或父方,X染色体来自父方
 D.常染色体随机来自母方或父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被淘汰及最易产生新物种的分别是(  )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药物能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而治疗高血压,已知该药物能与心肌细胞上某种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该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是(  )
 A.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
 B.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
 C.加速神经递质的分解
 D.减慢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为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C组小鼠切除垂体后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如果C组出现了与B组相同的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C组小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B.切除垂体对小鼠的行为无影响
 C.切除垂体不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D.垂体未被完全切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稳态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弯曲生长
 B.大量HIV侵入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损→内环境稳态无法维持
 C.摄食过咸→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增加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
 D.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类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B.抗体进入细胞后激活溶酶体酶,导致细胞凋亡 C.单克隆抗体携带细胞毒素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
 D.肿瘤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所以不会产生新蛋白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纳米材料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曙光。科研人员利用纳米材料
 SW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开展相关实验。
 1.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够将中的H+泵到膜间隙,使得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为ATP的合成奠定了基础。2.
 科研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
 SW
 溶液与肝癌细胞混合后,置于
 培养箱中培养
 小时后,检测肝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
 (
 已有实验证明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ATP合成酶活性相对值
 人肝癌细胞
 不加入
 SW
 100
 100
 加入
 S
 W
 59
 78
 
 、
 组
 比较说明
 S
 W
 能
 导致肝癌细胞产生
 A
 TP
 的能力下降,
 肝癌细胞凋亡。
 3.科研人员使用SW处理肝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相关物质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研人员对不同温度和不同播种时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见下表。
 
 生长温度
 播种时间
 光合速率
 μmol?m
 ?
 
 -
 
 ?s
 
 -1
 
 气孔导度
 μmol?m
 ?
 
 -
 
 ?s
 
 -1
 
 胞间
 CO
 
 浓度
 μmol?m
 ol
 
 -1
 
 叶绿素含量
 mg
 ?
 g
 
 -1
 
 常温
 常规播种
 7.8
 30
 88
 .9
 推迟播种
 17.9
 450
 295
 2.2
 高温
 常规播种
 10
 250
 302
 0.9
 推迟播种
 14.5
 350
 312
 1.5
 
 1.据上表可知高温条件下小麦的降低,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为暗反应提供的减少,光合速率降低;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减低,但CO2浓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其依据为。2.据表1可知高温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在情况下作用更显著,说明推迟播种能。3.MDA(丙二醛)是一种脂质过氧化物,MDA能对光合作用的结构造成损伤,SOD、POD、CAT三种过氧化物歧化酶具有能清除MDA的作用,科研人员测定不同条件下小麦细胞内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玉米的
 雄性不育
 株
 A
 、
 B
 是野生型玉米的突变体,表现为高温雄性不育、低温可育。
 1.
 在
 ?
 条件下,将雄性不育突变体与野生型隔行种植,收获
 植株上的种子并种植得到
 F
 
 F
 
 自交获得
 F
 
 后代表现型见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
 
 育性
 F
 
 育性
 甲
 A
 ╳
 野生型
 可育
 可育
 :
 雄性不育
 =
 15:1
 乙
 B
 ╳
 野生型
 可育
 可育
 :
 雄性不育
 =
 3:1
 
 2.杂交组合甲中F1全部为可育,说明为显性性状,F2可育:雄性不育=15:1,说明控制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位于染色体上。3.为确定突变体B雄性不育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SNP对基因进行定位,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
 ![]() 1植株自交。将F1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的环境下,统计F2雄性育性。②分别检测F2雄性不育个体的SNP1和SNP2,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为,SNP2检测结果为,则雄性不育基因在Ⅲ号染色体上,且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4.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广泛用于玉米的育种过程中,请根据上述内容阐明雄性不育突变株作为育种材料的优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栽培大豆
 (
 2n
 =40)
 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株三体大豆植株
 (
 2n+1
 =41)
 ,三体大豆植株比正常植株多一条染色体。
 1.三体大豆植株的变异类型为,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2.三体大豆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个四分体。若该植株产生n型和n+1型配子的数目比为2:1,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3.
 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
 (
 yy
 )
 。为进行
 Y/y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用该突变株做父本,与不同的三体
 (3
 号染色体三体和
 号染色体三体
 )
 绿叶纯合体植株杂交,选择
 F
 
 中的三体与黄叶植株杂交得
 F
 
 ,下表为部分研究结果。
 
 母本
 
 F
 
 代表现型及数量
 
 黄叶
 
 绿叶
 
 3-
 三体
 
 21
 
 110
 
 5-
 三体
 
 115
 
 120
 
 
 ①
 母本为
 3-
 三体的
 F
 
 代中绿叶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由于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导致
 F
 绿叶与黄叶个体的比例接近
 5:
 ②
 F
 
 代表现型说明突变株基因
 y
 位于
 号染色体上。
 4.请提出鉴定三倍体的方法或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科研人员尝试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
 1.细胞癌变是由于体内的原癌和抑癌基因发生了。正常情况下,吞噬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B7蛋白,B7与T细胞表面的CD28蛋白结合,使T细胞被活化,从而形成细胞,结合并裂解靶细胞。B7还能与T细胞表面存在的另一种蛋白CTLA-4结合,但会导致T细胞活化被抑制,失去杀伤作用。2.科研人员发现,癌细胞膜上出现了大量的B7蛋白,癌细胞能因此逃脱T细胞的杀伤。为探究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人员以大豆的下胚轴插条为材料进行如图实验处理,再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天后统计各组下胚轴生根数量,结果如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生长素、乙烯等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对生长发育起作用。
 2.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插条处理结束后,需要立即用蒸馏水冲洗下胚轴,目的是。
 3.根据题图分析,IAA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是。
 4.实验结果还表明,100μmol/L乙烯利具有插条生根的作用;若要进一步研究100μmol/LIAA与100μmol/L乙烯利共同作用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
 5.研究发现:IAA亏缺与雄性不育密切相关。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会影响IAA的含量,花粉中这两种酶的活性都较低,使其IAA浓度过高,较高浓度的IAA会使活性很强的花粉处于一种代谢水平很低的状态,推测这一过程的生理意义是;IAA含量高的组织和器官是营养物质输入的“库”,因此不育系组织中花粉IAA亏缺势必引起物质合成和运输的不足,从而导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