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华中名校2020届5月份高考预测试卷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细菌菌落总数
CFU
/g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浓血性链球菌
真菌
≤1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2.为确定检测样液中大肠杆菌数目,需在培养基中加入用于鉴别,统计培养基上(颜色)菌落的数目。3.若要对口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将样液接种到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此培养基属于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止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某种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成分,用灭活的该病毒免疫小鼠,将经过免疫的小鼠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a)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b)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在促融剂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不考虑3个或3个以上细胞融合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来说,小鼠体内众多的B淋巴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产生的抗体是_________(填“一”或“多”)种,这些抗体中,能识别该种病毒的抗体是___________填(“一”或“多”)种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培养液中能无限增殖的细胞除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细胞。3.如果可以通过观察统计染色体数目来筛选杂交瘤细胞,则应选取有丝分裂__________期且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__的细胞。实践中可利用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的特点从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群中将产生单一抗体的某种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4.如果仅用一种单克隆抗体携带化学药物来杀伤某癌症患者中多个器官的肿瘤细胞,则需利用这些不同肿瘤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在幼芽、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大量合成
B.植物在水平放置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C.水稻若未授粉,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a萘乙酸提高粮食产量
D.生产上,使用生长调节剂有时可获得比植物激素调节更稳定的效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玉米第4对染色体某位点上有甜质胚乳基因(A、a),第9对染色体某位点上有籽粒的粒色基因(B、b),第对染色体另一位点上有糯质胚乳基因(D、d),aa纯合时D不能表达。将紫冠、非糯质、非甜质玉米(AABBDD)与非紫冠糯质、甜质玉米(aabbdd)杂交得F1.若将F1测交,下列对测交后代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测交后代可能出现6种性状
B.分别统计测交后代三对性状的比例可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C.甜质胚乳基因与籽粒的粒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测交后代中非糯质非甜质:糯质甜质:非糯质甜质:糯质非甜质=1:1:1:1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答下列与病毒有关的问题.1.某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病毒,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遗传物质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2.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要突破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等的阻挡和攻击,上述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若病毒侵入肺泡细胞,这些宿主细胞会被_________密切接触并裂解死亡。病毒释放后与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感染能力,最终被________吞噬消化3.某种具有RNA复制功能的病毒侵染细胞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
生物——选修
:生物技术实践
]
佩戴口罩是预防病原体感染的有效措施。某研究小组对非灭菌的一次性口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口罩的合格性。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包装中取样,准确称取
10g(
近似
10mL)
样品。剪碎后加入到
90mL
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得到一个生理盐水样液。待上述生理盐水样
液自然
沉降后取上清液作菌落计数。取
个培养基,进行
灭菌处理,待冷却后采用
法分别接种
0.1mL
样液,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


356

,那么
1g
口罩样品中细菌数量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非灭菌一次性口罩的微生物指标要求
(
如表
)
,该研究小组检测的口罩
(
填“是”或“否”
)
合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