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届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I的转运
H+通过II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I
II

1
+
+
+


产生
2
+
-
+


不产生
3
+
+
-


不产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B.该人工体系不能模拟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C.上图中H+进出囊泡的方式相同
D.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细胞至少可以分为5种,其中最多的一种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
C.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全部组织
D.胰岛素通过抑制过滤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登革热病人有皮疹、发烧、头痛等症状,登革热病毒可通过白色伊蚊传播,该病毒致病机理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和抗体II,从而减轻病症
C.物质甲是T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促进了病毒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
D.“头痛”可能是因为血管通透性增大,致使病人的血浆蛋白外渗,引起组织水肿压迫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实验中,将1ml样液稀释1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规格为2mm×2mm×0.1mm,共25个中格),所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下。若只以图中5个中格的统计为例,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为__个/mL。(  )7     B.2.5×107     C.2.625×106     D.2.5×106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验室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多肽链。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
①同位素标记的赖氨酸②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③同位素标记的tRNA④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⑤人工合成的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DA-6)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研究DA-6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将草莓分为4组,并做相关的处理,12天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如表:

分组处理
光合速率
(mmol/m2?s)
气孔导度
(mmol/m2?s)
胞间CO2浓度
(mmol/m2?s)
Rubisco活性
(μmol/m2?s)
丙二醛
(μmol/g)
①不遮光+清水
10.1
0.16
260
38.2
2.12
②不遮光+DA-6
15.2
0.24
255
42.1
1.93
③遮光+清水
8.3
0.14
278
25.3
2.74
④遮光+DA-6
13.4
0.23
269
35.7
2.39

(注:Rubisco是碳同化的关键酶;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与生物膜受固程度呈正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①③或②④组比较分析可得出,气孔导度不是遮光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B.DA-6处理可提高不同光照条件下草莓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对遮光条件下的作用最为显著
C.DA-6可能是通过增大气孔导度和提高Rubisco活性提高了光合速率的
D.DA-6不能通过作用于光反应阶段来缓解遮光带来的不利影响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
是某退耕农田的食物网,图
是某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单位:

KJ?m

-2

?a

-1

),请回答:
1.图1中共有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除图示外,未列出的成分是,由于人类大量捕杀蛇,褐家鼠的数量变化,这是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机制完成的。2.图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小为KJ?m-2?a-1。3.图2中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物小组研究相同强度但不同光质的光对发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花生叶肉细胞中对红光与蓝光都能吸收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叶绿体中还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2.与出苗后15天相比,出苗后30天时气孔导度明显增大而CO2吸收量变化不明显,推测其原因是。3.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NADPH与碳反应中三碳酸不同的元素是,CO2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是三碳糖,若在叶肉细胞的(场所)转变成一分子蔗糖,则在卡尔文循环需三碳糖分子再生RuBP。4.图示表明蓝光下CO2吸收量大于自然光下,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猫是
XY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
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
X
染色体时,只有一条
X
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够表达,另一条
X
染色体异质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
且在不同体细胞中
X
染色体的表达或失活是随机的。

.
猫的毛色黑色和黄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
B

b
控制
选择两只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单色猫进行杂交
结果如下表。

性别
亲代表现型
F

表现型
F

表现型及比例
雌性猫
黑色
黑黄相间色
黑色
:
黑黄相间色
=1:1
雄性猫
黄色
黑色
黑色
:
黄色
=1:1


.
已知等位基因
S

s
位于常染色体上
控制猫的毛色出现白色块状区域的面积,基因型为
ss
时无白色斑块,基因型为
Ss
时白色斑块面积小于
50%
基因型为
SS
时白色斑块面积大于
50%

.
等位基因
D

d
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当猫的基因型为
dd
时,会使猫的毛色出现淡化
如黑色可以淡化为蓝色,黄色可以淡化为奶油色。(注
:
当猫的毛色同时出现黑、黄、白三色时称为三花猫。)
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雌性猫毛色为黑黄相间色的原因是,等位基因S和s的基因座位(填“相同”或“不相同”)。
2.Ⅰ中亲本多次交配产下的后代中偶尔出现一只黑黄相间的雄猫,该猫的基因型是。
3.一只纯合雌性蓝白猫与一只纯合雄性猫交配,产下一只三花猫,且白色面积小于50%,则与该蓝白猫交配的雄性猫的毛色为。这对亲本产生的F1雌雄猫相互交配,选取F2中的三花猫和黄猫交配,则F3中出现三花猫的概率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答下列有关果胶酶生产及固定化应用的问题:
1.菌种筛进:为了获得高产果胶酶的菌株,用射线处理一些霉菌后,稀释并接种在果胶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此培养基的pH要求。2.菌种鉴定:通过在(物理性质)培养基上观察,实现菌种的鉴定。3.果胶酶的固定化:取磁性壳聚糖微球固体颗粒,加入果胶酶溶液,30℃条件下振荡1h后装柱,上述固定化果胶酶的方法属于。反应柱使用后要用洗涤,放置于保存。4.果胶酶活力测定:以1g果胶酶单位时间催化产生的主要产物的量计算酶的活力。已知3、5-二硝基水杨酸与果胶水解主要产物共热,能产生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产物的量和反应液颜色深浅成正比,可用法测定产物的量。此方法需要制作标准曲线,其中纵坐标一般为。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普通棉花中含
β
-甘露糖苷酶基因
(
GhMnaA2
)
,其能在纤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产生的
β
-甘露糖苷酶催化半纤维素降解,使棉纤维长度变短。为了培育新的棉花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反义
GhMnaA2
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棉花细胞,成功获得转基因棉花品种,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①和②过程中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为、。2.过程①中纤维细胞E6启动子在质粒1上只以一种方向相连,请解释GhMnaA2基因在质粒2上可以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向相连的原因是,这种操作的缺点是目的基因容易发生,从而影响与质粒的拼接。3.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图示组成外,至少还有。4.过程③中需用CaCl2处理农杆菌,目的是,从而使外源基因容易导入。5.过程④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细胞的过程,整合到棉花细胞染色体DNA上去的区段是重组质粒中的部分,在植物组织培养前需要把与农杆菌共培养后的外植体转移到含有的培养基上进行脱菌培养。6.导入棉花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能从而阻止合成,使棉纤维更长。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河豚毒素是河豚鱼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非蛋白质的神经毒素之一。科学家研究发现了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能特异性地抑制钠离子通道,从而减小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最大值
(
峰值
)
,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效果会越明显;但河豚毒素对钾离子通道无直接影响,因此对静息电位基本无影响,为验证河豚毒素的上述作用机理,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
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浸润在生理盐水中的新制蛙的神经组织一组、灵敏电位计
(
用于测量电位变化
)
、微电极
(
提供适宜强度刺激
)
、适宜浓度的河豚毒素制剂
(
实验时直接加在浸润神经组织的生理盐水中,施用后第
6min
开始起作用
)
、玻璃容器及相关辅助仪器。
(
要求与说明:灵敏电位计和微电极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适温等适宜环境
)
1.神经元在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分布为,用微电极给予神经元适宜刺激时,兴奋将以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2.
实验思路:
请完善
表格中横线部分的实验流程,要求给予
次刺激并进行电位测定。

河豚毒素处理时间
,测神经元动作
 
电位的最大值(峰值)(
mv
)









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电位的大小用绝对值表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
C.某些蛋白质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D.组成毛发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中都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信使RNA上分布有遗传密码
C.少数RNA可以起催化作用的
D.催化rRNA合成的酶是RNA聚合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荣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参与了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能见到。自噬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重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自噬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
B.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对于细胞具有相同的意义
C.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均可体现溶酶体的消化功能
D.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是所有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
B.核糖体只能分布在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
C.叶绿体中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
D.纤维分子组成了纤维素,纤维素成层排列组成植物细胞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生长素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C.甲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D.极性运输使IAA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向光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豆子叶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用子叶深绿与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
A.2/3              B.5/6
C.3/7             D.6/7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不仅可以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染,也可经过昆虫传播
B.HI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C.HIV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
D.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8-10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小组对某地蝉进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蝉的年龄结构分成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B.调查蝉的若虫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C.夏季,蝉的生殖前期的个体数大于生殖期
D.秋季,有少量个体处于生殖后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达尔文是依据自然选择设想存在人工选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单位膜
C.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 )B.该细胞中有3条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实验过程中丙试管中的丙酮酸被氧化成乙醇和CO2
C.乙、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D.酵母菌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的ATP,乙试管比丙试管的多15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众多肺炎双球菌菌株中,S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C.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的证据来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改造F1的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4
C.理论上,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4
D.通过途径2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临睡肌抽跃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动,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过于劳累、缺钙、肝肾亏虚、焦虑等都可能引起临睡肌抽跃。下列关于临睡肌抽跃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多伸展肌肉、适当喝水、规律作息等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
B.完成临睡肌抽跃的反射弧没有反射中枢,所以肌肉才无意识颤动
C.临睡肌抽跃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D.因紧张而出现的打嗝现象与临睡肌抽跃的原理可能相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131I泄漏,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131I主要积聚在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最可能引发的是( )
A.插入DNA分子中,引起基因突变
B.可以直接替换细胞内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诱发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紫膜质I(一种膜蛋白)和某种动物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来研究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