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假设某一定面积的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B→D过程,该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 C.A点可持续提供该家畜最大捕获量 D.N代表环境容纳量,始终保持不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乙种群在t时刻的数量不一定最大 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人员对一定时间内培养在某容器中的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分别用培养液A、培养液B单独培养甲、乙两种草履虫,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都为图1;用培养液A同时培养甲、乙两种草履虫(接种量相同),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2;用培养液B同时培养甲、乙两种草履虫(接种量相同),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都呈“S”型增长 B.两种培养液中甲、乙两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发生了改变 C.混合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相比,甲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D.该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 B.1925—1940年间,鹿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鹿种群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 C.1925年时,鹿种群内种内斗争最激烈 D.1930年时,大约有12000只鹿在此环境下生存而不会因饥饿致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的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图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b C.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该种群生物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要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后期变化,主要依据是a~b之间的差值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模型的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能否产生成熟精子对雄性线虫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B.该线虫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田鼠种群数量在b~d时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 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D.从图中可知0~d时期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