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处华南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去除取样法,估计当地山地森林中斑尾鹃鸠种群的个体数量。假定在调查期间种群内个体没有大规模的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等。随着连续地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而花同样的捕捉力量所取得捕获数就逐渐降低。根据调查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叶片上的虫卵不适宜用去除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 B.斑尾鹃鸠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可以用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 C.去除取样法适用于重捕困难、标记会影响个体生活力的生物体 D.大小不同的斑尾鹃鸠筑巢于丛林高低不同的树干上,能显示出群落量的垂直结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某狭长的山谷中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兰花——幽灵兰,该科学小组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该山谷中幽灵兰的种群密度,下表为各样方的幽灵兰数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下列改进措施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
| 样方编号 1 2 3 4 5 数量(株) 0 0 1 0 0
A.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B.适当增大样方的面积 C.适当增加样方的数量 D.将样方设在幽灵兰密集地段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种群密度,下列操作会使调查的种群密度数值偏高于实际数值的是( ) A.误将重捕个体中部分的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 C.所做标记醒目,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发现 D.若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改用小网眼渔网重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高原鼢鼠主要在地下生活,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特有的优势种害鼠。有科研人员以样方捕尽法调查某地区高原鼢鼠的绝对密度(只/hm2)。该研究历时4年,在3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100hm2)、216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1hm2)中累计捕鼠5978只。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季节平均鼠密度的年际变化
年份 4月 6月 10月 样方数N 平均值 样方数N 平均值 样方数N 平均值 2008 18 23.06 18 34.22 18 28.33 2009 18 14.61 18 25.38 18 19.28 2010 18 25.67 18 35.39 18 30.28 2011 18 27.72 18 36.28 18 31.39
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保证数据准确,每次应对3块样地都随机抽取6个样方进行统计 B.该地区2009年的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为59.3只/hm2,比其他年份都低 C.每年从春季、夏季到秋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D.4月种群密度低于上一年的10月,可能与严寒导致种群死亡率增加有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为人的3个种群中各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的统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龄组/岁 种群1 种群2 种群3 0~10 30% 20% 5% 11~20 25% 15% 5% 21~45 30% 35% 35% 46~60 10% 20% 35% 61+ 5% 10% 20%
A.年龄组成只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 B.年龄组成为稳定型且性别比例适中的种群数量较稳定 C.种群3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前人口数量最少 D.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口数量一定增加的是种群1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为有关种群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的多少 B.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年龄结构为c类型 C.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D.a类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少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就是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保持稳定 D.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加,所以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将乔木按树龄划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10?40年生)和成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如图为科研人员调查某森林群落中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科研人员用样方法调查该森林群落中白桦和水曲柳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 2.图1中白桦树龄的组成情况导致部分幼龄林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科研人员通过改善白桦的生存环境使这部分幼龄林顺利进入下一龄级,实质是提高了白桦种群的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型。水曲柳和白桦处于相同环境条件下,若干年后,水曲柳的种群数量明显多于白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