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B.图示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C.图中的食物链不仅是能量流动的通道,还是杀虫剂等有害物质浓缩的通道 D.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最长,鹰从该食物链获得的能量也最多+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均需要物质和能量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利用无氧呼吸获得所需的能量 B.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能力降低并影响到细胞的新陈代谢 C.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植物体可积累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对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6.7% B.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大于2.4吨/(公顷·年) C.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11.8吨/公顷 D.海洋的碳储量远远大于陆地+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碳排放增加形式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如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2.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 A 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 ( 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 ) ,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 ( 见图 B) ,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图 B 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种群密度变化 1.由图A可知,沙氏变色蜥处属于消费者,已知网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由此可以推测,沙氏变色蜥与卷尾鬣蜥存在的种间关系是。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发生改变。3.由图B可知,与引入前相比,引入卷尾鬣蜥后会使网蜘蛛的数量。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能力。+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