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6)变异、育种与进化

[复制链接]


N(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不育基因转录的mRNA

+++
+++
+
+
不育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
+
+

水稻育性性状
育性正常
雄性不育
部分花粉可育
部分花粉可育
育性正常

根据表中结果,从R基因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S表达的角度,解释R基因恢复育性可能的机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
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
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育种和遗传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育种过程通常伴随着人工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
对于高等动物,可通过测交判断某个体的基因型
C.
为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必须培育出纯种
D.
对于微生物的育种,可利用基因突变原理来进行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
作出
了重要贡献。
1.让具有某种相对性状的水稻纯合子杂交,研究者根据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作出的判断包括__________,以及通过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细胞核中。2.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水稻(野生型)中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接受外来的正常花粉能受精结实)。通过分析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发现该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
      上述杂交实验中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均由母本提供。用S表示细胞质不育基因,N表示细胞质可育基因。用R(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r1、r2)无此功能。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基因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其他类型的基因组合均为雄性可育。      通过杂交实验一可生产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株生产雄性可育的F1种子,供生产使用);通过杂交实验二可用来繁殖不育系(每年繁殖出基因型相同且雄性不育的植株)。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写出杂交实验一和杂交实验二的亲本及F1的基因型(不要求写配子基因型)。3.研究发现细胞质中S基因(在线粒体DNA上)编码的蛋白质可阻碍水稻花粉发育,进而导致雄性不育,而R基因能够消除S基因对花粉发育的不利影响。为研究其中的机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线粒体不育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见下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