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卷(北京卷)

[复制链接]

工程菌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菌株Ⅰ
 8.1
13.0
1.6
菌株Ⅱ
5.1
11.2
2.2
菌株Ⅲ
9.5
17.1
1.8

①表中菌落直径(C)的大小反映了,透明圈直径(H)的大小反映了。②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其中淀粉酶产量最高的菌株是。4.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请从植物育种或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举一实例,并说明制备该转基因产品的基本技术流程。(限100字以内)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1.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反应。
2.如图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如CO2不足时),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 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
3.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C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物的M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Ⅲ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2中的途径Ⅱ)。
①将编码C酶和M酶的基因转入作物甲,目的是利用途径Ⅱ,通过__________,降低叶绿体基质中该物质的含量,减小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②转基因操作后,途径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4.在图2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PD
-1
是多种活化
T
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
PD-L1
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
)。
PD-1

PD-L1
结合会抑制
T
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
PD-L1
,还分泌出大量的
PD-L1
(见图
)。

1.请写出题干中未使用过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五个术语(专业名词)。
2.目前已研发出针对PD-L1的单克隆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结合,阻止了结合,从而。
3.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mAb对有的肿瘤患者治疗有效,有的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下列对醋酸杆菌与动物肝脏细胞的结构与代谢过程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的细胞膜结构均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B.两者的遗传物质均储存在细胞核中
C.均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D.均依赖氧化有机物合成ATP,为代谢过程供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
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中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细胞之前需给动物注射特定的抗原
B.分离出的B细胞应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需要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得到的所有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均相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发酵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所学发酵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下列未经发酵的商品是(   )
A.泡菜       B.食醋       C.豆腐       D.酸奶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淀粉酶在食品加工及轻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研究人员从细菌中克隆了一种淀粉酶基因,为了获得高产淀粉酶菌株,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基因工程操作。

1.将淀粉酶基因与质粒载体重组时需要使用的酶包括。
2.大肠杆菌经过__________处理后,可作为感受态细胞使用。
3.为了初步筛选高产菌株,研究人员将得到的3个工程菌株接种到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后用稀碘液处理,可观察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测量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及透明圈直径,结果见下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