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分子中则无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C.同一种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 D.相同的DNA分子转录产物可能不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红细胞膜中的 离子跨膜运输应该属于主动运输 B.上述生理过程还需要ADP和Pi C.该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梯度驱动了ATP的形成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酶既可以催化ATP的水解,也可以催化ATP的合成+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神经一骨骼肌接头的亚显微结构图(相当于突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线粒体中蛋白质来源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线粒体与细胞核中均可以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是_______。线粒体DNA缺陷会导致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只能通过_________传给后代。人们常将线粒体、叶绿体称为半自主性遗传的细胞器,结合上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以下图中的两个氨基酸(分别称为+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菠菜两个品种叶绿素含量、 RuBP 羧化酶 ( 催化 固定 ) 的活性关系如下表。下图显示表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释放速率。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品种 叶绿素 相对含量 0.575 1.200 R uBP 羧 化 酶活性 高 低 1.在测量叶绿素相对含量之前需要对色素进行提取,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品种2叶绿素含量约是品种1的2倍,故品种2光合作用速率应该强于品种1。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低于P时,品种1光反应强度________(“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品种2,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品种1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动物进食时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的形象、气味等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其中咀嚼食物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大脑皮层。 2.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分泌__________,经_____运输至胰腺,作用于胰腺细胞。 3. 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某种药物 (PPI) 对胰液分泌的影响,选取若干健康成年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PPI 用生理盐水配置,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剂量为 50mL ,每 12h 一次 ) ①将这些健康成年犬 ____________ 分为两组并编号, A 为对照组, B 为实验组。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各组每 12h 收集胰液一次,并测量胰液的分泌量,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含量和 pH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 测量 指标 第一天 第二天 A 组 B 组 A 组 B 组 胰液量 ( mL ) 91 31 125 22 淀粉 酶( U/L ) 346125 141430 548166 84486 脂肪酶 ( U/L ) 243987 91997 249000 75679 总蛋白 ( g/ L ) 12.5 12.2 18.9 11.3 PH 值 7.90 7.51 7.97 7.32 ④实验结果表明: PP 对正常犬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有明显的 __________ 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少了胰液的分泌量,降低了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的浓度和 pH 值。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内 ________ 的分泌,从而间接地抑制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果蝇 的灰身 (B) 和黑身 (b) 、红眼 (R) 和白眼 (r) 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 b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R 、 r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P 灰身 红眼 灰身 :黑身 =3 :1 红眼 :白眼 =3 :1 1.+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某些细菌能够合成纤维素——细菌纤维素(一种新型生物材料)。为了获得高产菌种,研究小组以木醋杆菌(一种好氧菌)为原始材料,拟通过紫外诱变的手段,筛选获得高产菌株A。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酵母菌相比,木醋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木醋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含有__________(填单糖名称),所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___。 3.用紫外线可诱导木醋杆菌发生________,由于该变异_________,所以在筛选之前需要对诱变后的菌液进行富集培养(将特定微生物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的一种培养方法) 4.从富集好的菌液中分离并计数所需菌种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木醋杆菌产生纤维素的同时还会产生葡萄糖酸,而葡萄糖酸会抑制纤维素的产量。葡萄糖酸会和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反应使培养基变透明,所以在加了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上,需要挑选菌落直径/透明圈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5.可以用_______方法对上一步挑选出来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纯化。该方法中,每次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冷却后再从________开始划线。+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 生物——选修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抗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有两条 H 链和两条 L 链组成。同一物种 C 区氨基酸序列恒定,不同抗体结合抗原的 V 区氨基酸序列有差异。2.传统方法获取抗体时,需要将相应的抗原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从动物的___________中分离抗体。显然,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产量和纯度等都很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抗体的不足,单克隆抗体是指___________。 3.天然的抗体左右两个V区结构完全相同,只能结合相同的抗原。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得到双功能抗体(又叫双特异性抗体),它的两个V区能结合不同的抗原。制备双功能抗体的基本方法如下:将能分泌抗体1的杂交瘤细胞(A细胞)与能分泌抗体2的淋巴细胞(B细胞)进行融合,形成可分泌两种亲代抗体和杂种抗体的杂种-杂交瘤细胞(A-B)。细胞融合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或电刺激等方法诱导,经融合处理后,溶液中总共应该有__________细胞(最多考虑两两融合),用A、B字母表示出这些细胞组合_________。 4.双功能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可作为“生物导弹”:用其中一个V区识别癌细胞表面_________,用另一个V区将T细胞等杀伤细胞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这里,T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属于__________免疫。 5.细胞融合方法得到的双功能抗体,只是将两个不同抗体的V区集中到了一个抗体上,人们无法改变V区的结构。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对双功能抗体的V区进行设计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这种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对________分子的改造来完成。+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