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此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此细胞分裂后可产生2种精细胞或1种卵细胞 D.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研究小组利用普通淀 粉酶和耐热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F 组 G 组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E1 E2 F1 F2 G1 G2 a. 注入适宜浓度的淀粉溶液 mL mL mL mL mL mL mL b. 注入普通淀粉酶溶液 mL mL mL mL mL mL mL b. 注入 耐热淀粉酶溶液 mL mL mL mL mL mL mL c. 在一定温度下保湿 min ℃ ℃ ℃ ℃ ℃ ℃ ℃ d. _____ 1.根据实验目的,完善步骤d。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需要考虑的无关变量有(举出两例即可)等。 3.有人认为上表中的设计中有不严密之处,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修改:。 4.实验完成后发现,耐热淀粉酶在80℃条件下相对活性较强,为进一步探究该耐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否就是80℃,可在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实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利用图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O 传感器能监测密闭锥形瓶内的 O 浓度 实验小组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甲、乙两个锥形瓶 锥形瓶中的同种绿色植物的生理状况和初始质量完全一样 保持适宜的温度 两个锥形瓶中的 O 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植物叶肉细胞产生O2 的具体场所是。2.C点后,锥形瓶中的O2 浓度不再变化的原因是。16min时,甲、乙锥形瓶中植物干重较大的是。3.实验小组在16min后给予白光照射,发现甲瓶中的O2 浓度不变,乙瓶中的O2 浓度上升。由此可知,16min时限制甲、乙锥形瓶中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4.现有载有水绵和好氧型细菌的临时装片、红光源和一绿光源,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对红光的利用率大于对绿光的利用率,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 (A) 对易感病 (a) 为显性 高茎 (B) 对矮茎 (b) 为显性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 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 ,F1 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 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与F1 代相比,F2 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填“变大”“不变”“变小”)。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填“是”或“否”)。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植株是否是一个新物种?,原因是。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F1 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即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 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 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第三步:种植F2 结的种子得F3 代植株,观察并统计F3 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F3 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说明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②若F3 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说明F1 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可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如图甲是采集活性污泥作为优良菌源,通过筛选分离出能以甲醛为 唯一碳源的 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材料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该实验③过程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③→④的分离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的接种方法(如图乙)为______________法,接种时,对接种环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mg/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苏云金杆菌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Bt毒素蛋白。下图为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酶切位点和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其中amp3 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②表示DNA连接酶作用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BamHⅠ进行单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种重组质粒。 3.假设图中质粒上BamHⅠ的识别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BclⅠ的识别序列,现用Bcl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含目的基因的DNA还选择HindⅢ、BamHⅠ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后,是否能获得重组质粒: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 4.为了提高转化的成功率,过程③常用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图示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 5.若要检测导入的Bt毒素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出蛋白质产品,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