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使有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加 B.自然选择中隐性性状个体往往更易被淘汰 C.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实现的 D.同一区域不同物种间生殖隔离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眼睛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一大亮点,在眼睛出现之前,生物是温和、驯服的,眼睛使许多动物成为主动的猎食者,一个充满残酷的世界拉开了序幕。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各种变异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眼睛的出现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眼睛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D.生物进化的实质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地盛产棉花,但棉蚜成灾,棉农使用某种农药后,刚开始灭虫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效果不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使用该农药,会诱导棉蚜产生抗药性 B.棉农所使用的农药对棉蚜的选择过程属于人工选择 C.长期使用该农药,该地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会增大 D.棉蚜在繁殖过程中,能够把抗药性直接传递给后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一次高三学生的体检中,检测出某高三年级学生色觉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一年生植物种群中,存在抗虫(A基因控制)与不抗虫(a基因控制)这一相对性状,该植物种群中关于此相对性状的基因型有三种,在暴发虫害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现因暴发虫害,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全部死亡,统计剩余植株发现仅剩下原来的84%,则暴发虫害前A的基因频率为( ) A.30% B.40% C.50% D.60%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杂合豌豆植株(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分别种植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连续n代自交,发现每一代杂合体出现的概率均为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有关两个豌豆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体现了自然选择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某物种形成物种1和物种2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过程 B.亚种1和亚种2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C.物种1和物种2形成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D.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了一种月见草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条(2n)变成48条(4n),4n植株与原来的2n植株( ) A.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 B.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可以杂交产生后代 C.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D.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据此回答问题。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别养殖造成,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的不同,导致变化,形成两个体色差异很大的群体。 4. 如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 [A/a 、 T( T
、 T
)/t 、 E/e] 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 箱 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 第十代时 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 %
|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
E 果蝇数 A T
E 第一代 20 100% 64% 20 100% 65% 第四代 35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某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 ,A,B,C,D,E,F 为六个物种 请据图 :
 1.已知甲岛上B物种为有翅蝉,过了相当长时间后,逐渐演化成了残翅蝉E和超长翅蝉F,请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甲岛上多风的自然条件,推测甲岛上B物种演化的过程。2.甲岛上B物种偶尔有一次乘着季风,飞到了乙岛上,试分析B物种进入乙岛后可能会给乙岛上C物种带来的影响?3.已知乙岛上的C物种属XY型性别决定。已知C物种中有斑点性状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但雌性是性染色体杂合体,雄性是性染色体纯合体。某研究人员要通过杂交培育出/批在幼小时就能通过有无斑点来识别雌雄的物种C,请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画出实验图解并作简单说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